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人民币升值重启,中国输出通货膨胀现象趋于明显
——对刺激日本景气效果尚存疑问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作为改善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环节,中国人民银行于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人民币升值重启,结束了自2008年7月以来实施的钉住美元制。近年来,日本普遍认为,中国以低工资为武器不断增加出口是造成日本国内通货紧缩的原因,因此期待人民币升值能有助于消除通货紧缩。但是,如果考虑到中日两国的经济结构并非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那么伴随人民币升值由中国输出的通货膨胀,不仅不能大幅度提高日本产品的竞争力,反而很有可能导致生产成本上涨,对日本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从输出通货紧缩向输出通货膨胀转变

  中国从输出通货紧缩向输出通货膨胀的转变,可以追溯到人民币从钉住美元制过渡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2005年7月左右,从那时起,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从之前的贬值趋势转变为升值趋势,即使从2008年7月起恢复了钉住美元制之后,也仍然保持了升值趋势(参见图1)。这是由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已开始进入充分就业的阶段(即"刘易斯转折点")(参见BOX

图1 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和对美元汇率的变化
图1 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和对美元汇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对美元汇率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料制作,实际有效汇率根据BIS制作

  长期以来,中国由于劳动力过剩,生产率的上升不但没有带来工资上涨,反而造成了产品价格下降。其结果,廉价的中国产品充斥全世界,向世界经济输出了通货紧缩。但是,近期以来,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逐渐枯竭,劳动力已从过剩急速变为短缺,工资上涨甚至通货膨胀正在加速。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政府不得不转为容许人民币升值。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人民币升值,都使得中国产品以外币计算的价格上涨,中国从输出通货紧缩变为输出通货膨胀。

"中国输出有益的通货膨胀"与"中国输出有害的通货膨胀"

  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人民币升值将给日本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但是,这不一定会使日本扩大生产规模。在此,先把能带来生产规模扩大的"有益的通货膨胀"和招致生产规模缩小的"有害的通货膨胀"加以区分,然后再思考人民币升值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

  显然,日本期待的是"有益的通货膨胀"。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出口价格升高,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在第三国市场,需求也会从中国产品转移至日本产品。这种情况不但可以拉高日本的物价,而且还可以扩大日本的国内生产(参见图2a)。

  然而,中国输出的通货膨胀中还存在着"有害的通货膨胀"的一面。也就是说,对于从中国进口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和半成品的日本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将意味着从中国进口商品价格的高涨,这会导致商品成本价格的上涨。在这情况下,虽然物价上涨了,但生产反而会减少(参见图2b)。

图2 中国输出的通货膨胀——对日本(发达国家)的影响
图2 中国输出的通货膨胀——对日本(发达国家)的影响
(资料来源)笔者制作

"人民币升值"给日本带来"有害的通货膨胀"

  对于日本来说,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有益的通货膨胀"效应和"有害的通货膨胀"效应哪个更大?在考虑这个问题时,首先要看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到底是竞争关系还是互补关系。如果认为中日两国经济是竞争关系,则需求方的效应较大,对生产产生的正面影响也较大。但是如果认为两国经济是互补关系,由于供给方的效应较大,因此对生产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

  事实上,从日本和中国的出口结构来看,日本以附加价值高的高科技产品为主,而中国以附加价值低的低科技产品为主,显而易见,两国之间互相竞争的部分很少,经济属于互补关系。因此,即使人民币升值,也难以发生需求从中国产品向日本产品转移,相反,由于进口成本的上涨,导致日本生产缩减的可能性会更大。

  不过,人民币升值不仅会通过"价格效应",而且还会通过"收入效应"对日本经济产生影响。不可否认,在中国随着人民币升值,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对日本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出口减速,从日本进口的半成品也会减少。两者互相抵消的结果,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入效应"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基本上可以视为中立。

  总的来说,如果综合考虑"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那么人民币升值未必能够有助于日本的经济复苏。和日本一样,与中国处于互补关系的、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都可以适用这一道理。

"人民币升值"不会成为"日元升值"的原因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并不仅限于主要国家的物价和生产,也波及到其利率和汇率。人民币升值既然成为中国从输出通货紧缩向输出通货膨胀转变的契机,那么对于从中国大量进口的发达国家来说,就会成为利率上升的因素。由于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接近平衡水平,与没有升值时相比,买进美元、抛售人民币的干预规模变小,因此,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和与此相伴的购买美国国债的规模也会受到抑制。其结果,美国的利率将比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上升幅度更大。如果由于受日美利率差扩大的影响,资金从日元资产向美元资产转移,与"日元受人民币带动对美元升值"这一市场的常识相反,人民币升值会成为日元对美元贬值的原因。

BOX 由于实现充分就业而日益显著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Samuelson Effect)

  正如国际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所主张的那样,一般来说,经济越是高速增长的国家,其汇率将越发坚挺。这种趋势反映了增长性高的国家与增长性低的国家相比,其以制造业为中心的贸易商品部门和以服务业为中心的非贸易商品部门的生产率上升速度有很大的差距。

图 巴拉萨-萨缪尔森的假说
图 巴拉萨-萨缪尔森的假说
(资料来源)笔者制作

  具体来说,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在贸易商品部门(例如电子产业),生产率的上升率很高,工资也相应地上涨。但是,如果以统一的国内劳动市场为前提的话,由于决定工资的机制产生作用,在非贸易商品部门(例如理发店),即使生产率没有上升多少,工资水平也会上涨到贸易商品部门基本相同的水平。其结果,非贸易商品的价格与贸易商品相比,相对上升。

  非贸易商品价格对贸易商品价格的相对上升,会通过下述渠道,带来实际汇率的上升。首先,在固定汇率的情况下,贸易商品的"购买力平价"(PPP)得以成立,如果国外的价格是给定的话,则贸易商品的价格不变,相对价格的变化,会以服务价格上涨,乃至于整体物价水平上涨的形式出现。如果政府不能容忍通货膨胀,那么就只能通过升值汇率来予以应对。这时,汇率将替代物价上升。无论哪种情况,实际汇率都会上升。

  巴拉萨-萨缪尔森的假说,经常被用来解释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出现的日元升值。对此,以往在中国,由于农村地区劳动力剩余,贸易部门的生产率上升并没有带来了充分的工资上涨,因此,尽管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没有出现升值趋向。不过,由于中国正在通过意味着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刘易斯转折点,因此,正如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所主张的那样,人民币也正在随着高速的经济增长而不断变强。

2010年6月29日
>> 日本语原文

2010年6月29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