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中国已经取代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家——依然脆弱的“世界工厂”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贸易自由化和引进外资,推进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其进程进一步加快。2003年的出口比上一年增加34.6%,达到4383.7亿美元,进口增加39.9%,达到4128.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合计8512.1亿美元,尽管差额不大,但还是首次超过日本的8511.7亿美元,使中国一举超过了英国、法国以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是,鉴于中国对外国资本和加工贸易的依存度很高,因此,在评价中国经济实力的时候,有必要对这些数字进行打折。

  扩大中国贸易的主角是外资企业。1979年以来,包括香港和台湾企业在内的外资对华直接投资合计超过了5000亿美元,外资企业在中国已经拥有了工业生产30%的份额。在整个中国的出口中,工业制品所占的比重也超过了90%。2003年外资企业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增加了41.4%和44.7%,在出口和进口总额中分别占有54.8%和56.2的份额。而且,外资企业出口的八成和进口的六成属于加工贸易。这里所说的加工贸易是指外国企业向中国企业提供原材料和器材等,中方根据外方要求的品质和设计等进行加工以后,由外方对这些加工的产品加以收购,并向中方支付加工费的一种贸易形态。为了振兴出口,中国对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实施了税制等方面的优惠,很多跨国企业运用这些优惠政策和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把中国作为自己出口的生产基地。

  在这种形势下,对以日美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而言,中国作为贸易伙伴的重要性不断上升。首先,对日本而言,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出口伙伴,从进出口总额看,也仅次于美国居于第二位。可以预测,近年来的趋势还将保持下去,中国不久以后将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另一方面,美国2000年对华贸易赤字首次超过了对日贸易赤字()。接着在2002年对华进口超过了对日进口,进而在2003年中日两国在进出口总额方面发生了逆转。其结果是,中国排在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成为了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但是,因为中国的出口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和工序,所以,其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了中国出口价格的下降(即所谓中国出口通货紧缩)和贸易条件的恶化,同时加剧了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

  在贸易扩大的形势下,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有时又被称为"世界市场"。但是,在生产方面,由于没有自己的技术和品牌以及通向海外的流通渠道等,因此不能不说工业能力依然脆弱。在需求方面,中国进口的货物主要是零部件等中间材料而非最终消费品,对这些中间材料进行加工后完成的产品大部分被出口到海外。况且,2003年中国的GDP规模为1.41万亿美元,只有日本的(4.28万亿美元)三分之一,至于人均GDP则刚刚超过了1000美元,只有日本的三十分之一左右。综合这些情况来看,日本将中国的"世界工厂"化视为威胁是错误的,而期望中国成为"世界市场"更是为时尚早。

表 世界贸易大国
表 世界贸易大国
(出处)根据各国海关统计制作
图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了美国第三位的贸易伙伴
图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了美国第三位的贸易伙伴
(出处)根据美国的海关统计制作

2004年3月23日
>> 日本语原文

相关文章

2004年1月16日 《微笑曲线向谁微笑?》
2003年10月31日 《摆脱重商主义的观念》
2002年4月26日 《“中国制造”的背后》

2004年3月23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