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 JavaScript on.

主要政策研究课题(基础政策研究领域):2007年度

III. 关于经济全球化、亚洲经济关系紧密化与日本国际战略的研究

打印版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特别是亚洲各国经济向紧密化方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针对国际贸易规则(WTO、FTA)及贸易投资政策开展的理想方式,确立日本的综合性国际战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研究所为了对包括日本贸易在内的上述战略的实施有所贡献,对亚洲范围内的贸易、直接投资、技术价值链与金融、汇率制度的变迁展开分析,提出面向亚洲及世界的政策建议。并积累各种贸易规则的运用状况,进行理论性的整理,分析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状况及贸易战略,使企业可以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事业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1. 关于国际企业和贸易结构的变化与市场制度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若杉隆平教职研究员

课题副负责人

富浦英一教职研究员

大桥弘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直接投资、现地生产和外包的扩大,技术专利的提供与知识产权的保护,FTA贸易扩大的效果,关税和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效性等等是国际经济中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关于这些课题的分析,在贸易理论、企业理论、契约论等理论研究方面走在前面,而在弄清实际情况方面,不仅日本,在国外也不充分。为此,运用国际贸易中分类数据、日本企业的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数据,对上述课题的相关实际状况作定量性分析,同时定量性评估政策、制度带来的效果,讨论对贸易、产业政策方式的影响。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返回页首

2. 从法律角度探讨地区经济一体化

课题负责人

川濑刚志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地区经济一体化(FTA、EPA、关税同盟)的兴盛确实令人刮目相看。这一现象在社会科学各领域激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但从法律角度进行的分析则普遍滞后。地区经济一体化是遵循与WTO同样庞大的法律文本进行的,是以GATT24条为依据的通商“协定”。因此,具体的制度规划以及协定完成后的应用,都必须将法律分析作为政策工具的核心。

  围绕上述问题,本研究将按照不同领域,对目前主要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进行制度对比,弄清地区经济一体化在法律制度规划方面的类型化及其特征。通过上述研究,将揭示出作为理想的经济一体化法律规则可以有什么选项,及其对实际的经济一体化产生什么作用。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返回页首

3. 开发援助的尖端研究

课题负责人

泽田康幸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有关国际性开发援助的讨论迎来了重大的转折点,从经济发展支援向直接减贫支援、从以项目支援为中心向以财政支援为中心、从以融资为中心向削减债务和补助为中心、从某些侧面支援向全面支援转变。2006年度实施的“援助开发的治理结构研究课题”基于现实情况,归纳了亚洲和非洲的宏观援助效果的不同。根据上述宏观研究的成果,2007年度将增加(1)有关通过国际协力对灾害风险建立统筹保险机能的基础研究;(2)利用企业数据,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技术合作的影响进行评估等课题。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政策论文

相关网页

返回页首

4. 东亚金融合作与最佳汇率篮子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伊藤隆敏教职研究员

课题副负责人

小川英治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本研究课题将未来在亚洲地区采用共同货币篮子定位为最佳选项之一,进行与政策直接相关的研究。内容包括探讨向货币篮子过渡之前汇率政策、货币政策的运营、理想的共同货币篮子制度的形态等。亚洲货币单位(Asian Monetary Unit, AMU)的数据作为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已于2005年9月开始在RIETI网站上公布,供国内外人士参考(2007年月平均访问数为768次)。此外,作为上述课题的派生问题,还对汇率变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内物价这一汇率转嫁问题以及进出口报价货币如何选择这一结算货币问题展开研究。除使用以往的宏观模型手法之外,2007年度还针对日本企业实施访问调查,从微观上分析各个企业在进出口时采用怎样的汇率战略(报价货币、风险管理)。2008年度,将针对最佳货币篮子、报价货币和汇率转嫁等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开研究,进行更贴近实际的政策提案。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相关网页

返回页首

5. 贸易与环境、食品安全性

课题负责人

神事直人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当前,“贸易与环境”、“食品安全性与贸易”等问题是国际间贸易重要的争议焦点。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从经济学与法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研究。关于贸易与环境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贸易自由化是否改善环境的相关实证研究、对违法采伐森林资源问题的理论性研究、对企业通过自律实施的环境对策的理论性研究等。另外,关于食品安全性与贸易,从法学和经济学两个方面,分析WTO协定中与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同时,对SPS协定相关的WTO纷争案例进行分析。此外,还以日本的疯牛病对策为例,尝试考察食品安全规制为消费者提供的方便。

主要研究成果

“多边环境条约在WTO争端解决程序中的定位——以成为适用法的可能性为中心”(平 觉)

返回页首

6. 关于FTA效果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浦田秀次郎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近年来,在特定国家之间实现贸易自由化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在世界各国迅速增加。FTA可以扩大FTA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但同时有可能抑制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FTA通过这些对贸易的效果影响着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经济。本研究使用事前与事后分析的方法,研究FTA对贸易以及经济的影响。所谓事前分析,即使用FTA设立之前的信息分析,方法是利用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模拟;所谓事后分析,即使用实际观测的统计数据分析,主要方法是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两国间贸易的决定方式。分析对象为日本设立的FTA以及世界各地区设立的主要的FTA。此外,还针对日本的FTA分析企业的利用频度。通过上述分析,在弄清FTA对贸易和经济产生的影响的同时,期待为日本政府制定FTA政策提供有益的信息。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返回页首

7. 中国的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的改观

课题负责人

白石隆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崛起将给东亚地区的秩序带来怎样的改观?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试图在关注中国国内政治问题的同时,对东亚地区秩序层面以及中国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层面进行分析。围绕中国崛起的争论焦点,从视为“威胁”到视为“机遇”,分歧很大,但大多看法始终停留在印象论上。对此,本研究通过与具体研究中国及中国周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的研究人员进行探讨,弄清判断中国在东亚地区秩序中所处位置的要素。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返回页首

8. 以法律保护对外投资的方式

课题负责人

小寺彰教职研究员

课题副负责人

松本加代研究员

课题概要

  对外国投资因对象国的国情不同等问题而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对于上述风险中因接受投资国的行为直接导致投资失败的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人们希望能够在某种官方框架下予以解决。近年来,作为该类框架,投资协定倍受瞩目。特别是投资协定规定了投资者与国家之间的纠纷解决途径(国际仲裁),在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发挥了作用。

  本研究主要是分析该仲裁的法理依据,探讨以法律保护对外投资的理想方式。今后日本要签署投资协定和经济合作协定时,本研究的法理分析将对其中投资条款的起草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可为相关企业选择投资对象及投资方法提供参考。本研究还将对具有类似功能的投资保险商品的设计产生影响。

返回页首

9. 对在经济全球化竞赛中以提高生产率为目标的国际战略进行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

白石重明高级研究员

课题概要

  为了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率这一课题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从(1)基于利润最大化原理,按照“2R-2R模型”(“作为战略基础的Resource和Risk”与“作为战略行动的Redefinition和Relocation”的循环模型)采取行动的企业;(2)基于现实主义原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政府;(3)基于自由主义原理,超越国家框架谋求增加整体利益的国际组织等不同出发点的选手进行多层级博弈来理解经济全球化,把握实际状况,找出课题所在。尤其将焦点置于作为经济全球化一种形式的跨国 M&A,以欧洲电力燃气事业重组等为具体对象进行分析。本调查研究作为与OECD合作项目实施。

返回页首

10. 关于WTO补贴规则的综合性研究

课题负责人

川濑刚志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补贴制度作为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在世界各国广泛运用,但是像出口补贴所反映的那样,补贴在国际贸易中会使资源分配扭曲。为此,在WTO框架下,该制度成为补贴与发补贴措施协定(SCM协定)以及农业协定的规制对象。围绕补贴,WTO启动之后已经出现了超过30件由专家小组和高级委员会做出裁决的纷争。不仅如此,今后由于暂停适用的相关协定失效,可以想见纷争将会增加。为此,本课题通过对有关SCM协定和农业协定判例的研究,明确其解释和适用的惯例,查清日本以及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补贴制度在WTO协定上的问题所在,对符合WTO协定的日本的补贴制度以及反补贴制度的方式提供启示。

返回页首

11. East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 Exchange Rate Changes, and Global Imbalances

课题负责人

THORBECKE, Willem高级研究员

课题概要

The work this year has sought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st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 Exchange Rate Changes, and Global Imbalances. The paper “How Would an Appreciation of the RMB and Other East Asian Currencies Affect China’s Exports?” looks at how appreciations in China and other supply chain countries would affect China’s exports. The paper “The Effects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Fragmentation in East Asia: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presents evidence that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decreases the flow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within East Asia. The paper “Trade Interdependence and Exchange Rate Coordination in East Asia” presents an analytical description of these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examines empirical evidence concern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riangular trading patterns. The paper “Production Sharing, Exchange Rate Changes, and the Trade Balance: Evidence from the East Asian Electronics Industry” reports that exchange rates appreciations in countries supplying intermediate electronics goods inputs would decrease final electronic goods exports from East Asia but appreciations in assembly economies would not.

返回页首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