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中日关系——日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至今,40多年过去了。前20年日本经济突飞猛进,后20年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日本来说,中国从援助对象变成对等伙伴,而且不仅作为工厂,作为市场的重要性也越发显著。但由于领土问题和历史认识问题等政治面的对立,两国间的互补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成为超越日本的经济大国

  从1980年至2013年,中国的GDP规模从仅相当于日本的27.9%迅速扩大到1.87倍(参见图1)。而且日本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急剧下降,中国的份额却迅速上升,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参见图2)。以此为背景,在出口和进口两方面,中国对日本的依存度大幅下降,日本对中国的依存度却大幅上升(参见图3)。

图1 中国的GDP规模相对于日本的变化
图1  中国的GDP规模相对于日本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April 2014制作
图2 中日占世界贸易份额的变化对比
图2  中日占世界贸易份额的变化对比
(资料来源)根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STAT 制作
图3 中日进出口相互依存度的变化对比
图3  中日进出口相互依存度的变化对比
(注)A国对B国的出口(或进口)依存度是指A国对B国的出口(或进口)在A国对世界出口(或进口)中所占的份额。
(资料来源)根据CEIC数据库(原数据出自日本财务省和中国海关总署)制作

  在资金方面,中国上升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净债权国。截至2013年底,中国的对外净资产达到2.0万亿美元,虽然不及日本的3.1万亿美元,但外汇储备达到3.8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的3倍左右。而且,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也急剧增加,按照流动资金计算,正在接近日本(参见图4)。今后随着资本移动的自由化,预计民间资本在国外的投资也将增加,中国资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图4 中日对内、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变化
图4  中日对内、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STAT及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4(2008年以后的数值)制作

从援助对象变成对等伙伴

  在此背景之下,对日本来说,中国从初级产品供给国转变为出口产品生产基地,进而转变为市场。

  1980年代,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以石油为主的初级产品。但自从1992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定为经济改革目标之后,中国作为出口产品的生产基地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日本企业也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为主,增加了对华直接投资。以此为契机,工业产品在出口产品中所占比例急剧升高,这种趋势在对日出口中也非常显著。

  近年来,对于日本企业来说,中国不仅作为"工厂",作为"市场"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海外当地法人季度调查》,从2001年度到2013年度,在中国(包括香港)的日企当地产值从251亿美元增至2265亿美元,其中当地销售额从87亿美元急速升至1446亿美元,当地销售比例也从34.6%升至63.8%。这主要源于以在当地市场销售为目的的汽车生产的扩大。2013年中国的汽车销量达到2198万辆,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仅从乘用车来看,销量达1792万辆,其中日资企业生产的为293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

  不仅如此,中日间的资金流也从"日本流向中国"的单向变为包括"中国流向日本"的双向。

  日本流入中国的资金,最初是以政府开发援助(ODA)为主,占据其中大部分的日元贷款从1979年开始到2007年结束,累计高达33164亿日元(日本外务省数据)。19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深入,日本民间企业的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底,对华直接投资余额达10.3万亿日元(日本银行《各地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余额统计》)。

  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的对日投资也在增加。首先是联想集团收购了NEC的个人电脑部门,海尔集团收购了三洋电器的白色家电部门等,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以M&A(并购)为主的趋势十分明显。对中国来说,直接投资是获得技术和品牌等的有效手段,而对于日本企业来说,除了资金方面的支持,还可以得到向迅猛发展的中国市场进军的立足点,获益巨大。此外,中国作为经营管理外汇储备的一个环节,购买了大量的日本国债。截至2013年底,中国持有的日本债券余额达到14.3万亿日元(日本银行《各地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余额统计》),其中大部分为国债,中国已经成为日本国债的全球最大持有国。

日本企业面临的商机

  综上所述,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然而,虽然GDP规模超过了日本,但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2013年的人均GDP还不到7000美元,远不及日本的近40000美元。另外从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城市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人均电力消费量等显示经济发展的指标来看,中国最近的数字大致相当于日本1970年代前半期的水平,中日间的发展阶段相差40年左右(参见表1)(注)。这意味着两国具有的互补关系大于竞争关系,具有充分的合作余地。

表1 日中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的比较:最近的中国Vs.1970年前后的日本
中国(近期)日本
平均寿命(岁)注174.8
(2010年)
74.8
(1976年)
婴儿死亡率(千分比)13.1
(2010年)
13.1
(1970年)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10.0
(2013年)
10.1
(1968年)
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注235.0
(2013年)
35.1
(1966年)
人均电力消费量(kwh)3967
(2013年)
4063
(1976年)
(注)1.平均寿命指男女的平均寿命。
   2.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4》、卫生部《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日本的100年》(国势社、1986年)、《人口动态统计》(日本厚生劳动省)、日本电力史数据库(日本经营史研究会)制作

  这里所说的互补关系,是指"中国的强项是日本的弱项,反过来中国的弱项是日本的强项",这与"中国的强项也是日本的强项,中国的弱项也是日本的弱项"的竞争关系形成对照。实际上,从"产品间分工"的观点来看,日本和中国的优势领域分别集中于高科技产品和低科技产品,在沿供应链的"工序间分工"中,日本的强项在高附加值的上游(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和下游(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工序,而中国的强项只限于组装等制造工序(参见图5)。竞争关系是一方获益另一方受损的零和博弈,而互补关系是双方获益的双赢博弈。

图5 从工序间分工看中日的互补关系
图5  从工序间分工看中日的互补关系
(资料来源)笔者制作

  具体来说,日本企业可以期待在中国的下述领域获得较多的商机(日中经济协会《日中经济产业白皮书2013、2014——中国的结构变化加速与重新构筑日中商务》,2014年)。

  1. 城建和基建:智能城市、环保城市、分散型能源、发电设备、城市交通(地铁、城市交通控制系统)、钢铁、污水排放处理设备、垃圾处理设备、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通讯网络、住房·办公室·商业设施建设、建筑机械
  2. 楼房设备:电梯、空调系统、照明、BEMS(楼房能源管理系统)
  3. 交通:电动汽车(EV:乘用车、公交车)、EV用电池·发动机
  4. 一般消费商品:住房用品(家具、家电产品等)、办公用品(电脑、复印机等办公机器)
  5. 服务、流通
  6. 健康护理(预防、诊断、治疗、疗后管理等)
  7. 食品安全(植物工厂、无农药·有机种植、物流系统等)
  8. 护理、养老(设施:硬件和软件、养老院经营管理、社会福利护理服务等)
  9. 环境保护(空气、水、土壤的污染对策)、节能
  10. 娱乐(动漫、电影等)
  11. 其他(饮食、人才培养和派遣、学校、课外补习班、医院、公寓管理、便利店、养殖、牲畜、金融服务等)

改善政治关系是双赢的前提条件

  非常遗憾,受中日两国紧张的政治关系影响,这些商机没有得以充分发挥。来势凶猛的各种中国威胁论也不断给对华商务泼冷水(参阅BOX)。这种影响在2012年9月中国各地爆发的大规模反日游行后更为显著。

  根据日本国际协力银行2013年11月公布的《关于日本制造业企业海外事业发展的调查报告—2013年度海外直接投资问卷调查结果(第25次)》,作为中期内(今后3年左右)最有发展业务机会的国家和地区,从开始调查以来一直保持第一位的中国下降到继印度尼西亚、印度、泰国之后的第四位,得票率(可选多项回答)也从2012年的62.1%骤降至37.5%。

  实际上,由于中日关系恶化,许多企业为了分散风险,在避免对中国进行集中投资的同时,增加对其他国家的投资,也就是"中国+1"战略。受此影响,2013年的日本对华投资同比减少了17.6%(按日元计算,日本财务省《国际收支状况》)。日本对华出口于2009年首次超过了对美出口,但2013再次逆转,在中国进口占世界进口的份额继续增长的情况下,占日本出口的份额却在2011年达到峰值19.7%之后,于2013年下降至18.5%(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另一方面,中国远离日本的趋势比日本远离中国的趋势更明显,与欧美相比,日本在中国的存在感不断减弱。

  今后,经济合作与政治对立这两个力量将继续同时对中日关系产生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关系的深化有助于政治关系的改善。但是短期内,政治关系的恶化已经对经济关系产生了不良影响。两国正在摸索打破这一僵局,今年11月将在北京召开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届时如能实现自2012年5月时任首相的野田佳彦访华以来中断的中日首脑会谈,两国关系将会向前迈出一大步。

BOX 中国威胁论的代表性论点

中国的迅猛崛起在日本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中国威胁论,警戒领域不仅局限于安全防务,还涉及到经济、资源、环保,强调中国脆弱性的"中国风险论"也很有市场。以下为一些代表性论点。

军事威胁论
日本对近年中国的军事扩张深感忧虑。2014年8月防卫省·自卫队公布的2014年版《国防白皮书》中,对中国2013年11月在东海广域设定防空识别区表示了强烈的担忧,认为"单方面改变现状,导致事态升级,是可能招致不测事态发生的极其危险的行为";并针对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扩张,指责那是"与国际法相违的独自主张,试图以力量改变现状的高压态势";还表示应对中国大幅增加国防预算(中方公布的数据:在过去26年中增至约40倍)等提高警惕。
经济威胁论
中国以廉价劳动力为武器,生产大量廉价商品出口他国,夺走了日本人的就业机会,造成日本产业空心化。而且,中国通过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和劳动者福利、侵犯知识产权和破坏环境来降低生产成本,迫使日本面对不公平竞争。还有部分论调认为,来自中国的通货紧缩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
资源和环境威胁论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依靠投入大量资源实现的,而大多资源主要依靠海外进口。结果导致世界资源价格暴涨,从长远来看,此举加速了石油等部分资源的枯竭。而且,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CO2)排放国,资源、尤其是能源的大量消费不仅导致国内环境恶化,还影响全球环境。日本很早就担心来自中国的沙尘和酸雨等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近年发生的食品安全和PM2.5造成的空气严重污染备受关注,这进一步加速了日本企业远离中国的步伐。
中国风险论
与上述以中国崛起为前提的各种中国威胁论相比,"中国风险论"则强调中国的脆弱性。首先举出的是中长期问题,受劳动力供给的制约,中国的潜在增长率正在急速下降。其次,在短期内,随着房地产泡沫的崩溃,中国也有可能和1990年代的日本一样,陷入长期衰退。进而少数民族的不满、贫富差距的扩大、官僚腐败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除这些宏观方面的风险以外,中日两国间在历史认识和领土问题上的对立,也被视为日本企业在中国发展时面临的巨大风险之一。

2014年8月5日登载
>> 日本语原文

脚注
  • ^ 笔者在大约10年前也曾经以同一指标为基础,做出了中日间差距40年的结论(关志雄《为日本人而写的中国经济再入门》,东洋经济新报社,2002年)。其后尽管中国的增长率远远高于日本,差距却一直没有缩小,这是因为比较的对象是1960年代高速增长期的日本,而不是最近的日本。不过,今后比较的对象将会转移至高速增长期已结束的1970年代后,所以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有所放缓,但预计与日本的差距将会缩小。
相关文章

2014年8月5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