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通货膨胀已成为最优先课题
中国经济虽然在逐渐减速,但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另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不断攀高,稳定物价已经取代保持经济增长,成为政策上的最优先事项。
受雷曼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出现了短暂的大幅度下滑,和由此带来了经济衰退。对此,中国政府实施了以高达四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为主的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使期能先于发达国家实现了经济复苏。2009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实际、同比,下同)曾一度下滑至6.5%,到2010年上半年则回升至11.1%,再次突破了两位数大关(其中,第一季度为11.9%,第二季度为10.3%)。在这一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同比,下同)在2010年第四季度上涨到4.7%,政府的货币政策也逐渐从放宽向收紧转移,再加上经济刺激方案效应逐渐减弱,2010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至9.7%(其中,第三季度为9.6%,第四季度为9.8%)。尽管如此,2010年的全年增长率依然高于2009年的9.2%,达到了10.3%。从各个需求项目来看,虽然消费和投资等内需出现减速,但是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外需不断回升,从而拉高了经济增长率(参见图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0年及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布会(2011年1月20日)数据制作
观察雷曼危机后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动向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经过了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期(2008年下半年)、低增长低通胀的衰退期(2009年上半年)和高增长低通胀的复苏期(2009年下半年)以后,2010年进入了高增长高通胀的过热期(参见图2)。以往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比经济增长率晚来三个季度,并同向波动。如果按照这一倾向进行推算,由于增长率于2010年第一季度达到高峰后已经开始下降,通货膨胀率可能在同年第四季度已到达高峰,估计今后将会转为下降趋势(参见图3)。
(资料来源)根据CEIC数据库制作
(资料来源)根据CEIC数据库制作并推算
经济增长减速再加上政府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有助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首先,自2010年以后,央行共分七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了19.0%,为历史最高水平。其次,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也于2010年10月和12月分两次共计提高了0.5%。进而由于世界金融危机而一度中断了的人民币升值也于2010年6月重启,按年率计算,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6%左右。在这些对策的影响下,高峰时(2009年11月)达到29.7%的货币供应量(M2)的增幅(同比),自2010年6月以后一直被控制在20%以内,通货膨胀率也随之从2008年7月后最高水平的11月的5.1%,下降到了12月的4.6%。
今后,中国经济将继续减速,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将从高峰回落,但依然会保持在较高水平,很可能从高增长高通胀的过热期向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期过渡(参见图4)。在2011年下半年,预计通货膨胀将趋于稳定,进入低增长低通胀的衰退期。一旦进入这个阶段,货币政策可能会再度转向宽松。
经济周期按逆时针方向①→②→③→④→①的顺序循环。
(资料来源)根据CEIC数据库制作
应关注政治性经济周期
除了通货膨胀的动向,今后的政治日程也是左右经济的重要因素。
观察中国的经济波动可以发现,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党代会)为中心,有一个可称之为“政治性经济周期”的五年周期。经济增长率在党代会之前触底,在党代会召开的年份迎来高峰,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近年来,这种倾向进一步加强。从1981年到2010年中国的平均GDP增长率为10.1%,而党代会召开年份的平均GDP增长率为11.3%,超过整体平均值,上次召开党代会的2007年则达到了14.2%(参见图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制作
由此可见、中国的经济波动形成了一种政治性经济周期,而这种周期性趋于明显的原因是政治体制的变化。也就是说,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革命一代退出政治舞台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无法再依靠某个领导人的个人权威,从而不得不求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来提高国民收入的方法。正因如此,为了配合决定重要人事安排的这一大政治活动,当局往往会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而且,不但中共中央,作为对地方干部进行评价和选拔的指标,也非常重视管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这也加强了政治性经济周期的倾向。
在2010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17届中央委员会第5次全体会议(五中全会)上,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被任命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巩固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国家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的接班人的地位。在将于2012年召开的第18届党代会上,担任两届共计10年总书记的胡锦涛即将结束任期,党的最高领导层准备换届,在2013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家主席、总理等政府最高领导人也将进行更替。为了配合这样的政治日程,预计将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还会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其影响下,中国经济将于2012年走向真正的复苏。
2011年1月31日
>> 日本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