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 JavaScript on.

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与经济周期联动的中国股价周期

打印版

  中国于1990年在上海和深圳成立了证券交易所,但是当时大多数上市企业的股份都掌握在政府手中,不允许流通。因此,中国的证券市场无法发挥本来应有的资金筹措和运营功能。因其具有强烈的投机色彩,股价显示的波动也与经济基本指标无关,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曾经将其比喻成“赌场”。但通过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证券市场大为改观,股价开始反映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动向。

股价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经济是按照低增长、低通胀(衰退期)→高增长、低通胀(复苏期)→高增长、高通胀(过热期)→低增长、高通胀(滞胀期)→低增长、低通胀(衰退期)这一顺序循环的(参见图1),这反映出通货膨胀率是增长率的滞后指标。此外,当局在经济过热期采取紧缩政策,提高利率,在衰退期则采取宽松政策,降低利率,成为推动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动力。

图1 从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波动看经济周期和股价周期
图1 从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波动看经济周期和股价周期
(资料来源)笔者制作

  另一方面,股价按照“流动性行情→业绩行情→流动性反转行情→业绩反转行情→流动性行情”的周期循环往复。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由于受通货膨胀以及利率下降的影响,股票作为投资对象的魅力上升,由此又带动股价上涨,形成“流动性行情”。继而在经济复苏的同时,股价迎来下一个上涨局面,即由于企业的优异业绩而形成的“业绩行情”发展。在经济过热的状况下,利率随着通货膨胀和金融紧缩而上升,从流动性行情向业绩行情持续发展的一系列上升局面走向终结。股价在经过利率上升带来的“流动性反转行情”和企业业绩恶化带来的“业绩反转行情”的调整局面之后,再次进入利率下降带来的“流动性行情”上涨局面。由此可见,股价在经济尚未达谷底之前开始上升,在未达高峰之前开始下降的倾向很强,因此被视为经济的先行指标。

中国股价波动的关键在于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

  2006年之后,中国也可以观测到这种经济周期与股价周期的关系。股价在2006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四季度,以及2009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上涨;在2008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以及2010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下跌。股价上涨的两个阶段都是从低通胀(流动性行情)开始,历经高增长(业绩行情),最后因受通货膨胀上升(流动性反转行情)影响而结束的(参见图2)。

图2 中国的股价和GDP增长率及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图2 中国的股价和GDP增长率及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CEIC数据库数据制作

  为了更加严密地确认股价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笔者以2006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三季度的数据(共计19个季度)为对象,将上证综合指数(环比)作为被解释变量,将GDP增长率(同比)和CPI通货膨胀率(同比)作为解释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增长率上升1%时,上证综合指数上升6.8%,相反,当通货膨胀率上升1%时,上证综合指数下降4.6%(此外,以2001年第四季度至2005年第四季度为对象,进行了同样的推算,却未能观察到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对股价的影响)。

  根据这个推算公式的预测,从2006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三季度以及从2009年第二季度到2010年第二季度,共计12个季度股价上涨,其余的7个季度(从2007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一季度,以及2010年第三季度)股价下跌。其中,预测方向正确的达15次(其中股价上涨为10次,股价下跌为5次),预测方向错误的只有四个季度(2007年第四季度、2009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由此可见,这个推算公式的可信度较高(参见图3)。

图3 上证综合指数的变化(以季度为单位)
——实际情况与预测值对比
图3 上证综合指数的变化(以季度为单位)——实际情况与预测值对比
○: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变动方向一致
×: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变动方向相反
(资料来源)根据CEIC数据库数据推算并制作

下次股价上涨期可能在2011年下半年以后

  现在,中国正在从高增长、高通胀的“过热期”向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期”过渡。从股价周期来分析,目前则正处于“流动性反转行情”阶段。今后,预计经济将经过“滞胀期”之后,于2011年下半年进入低增长、低通胀的“衰退期”。股价周期估计也将经过“业绩反转行情”之后,进入意味着股价回升的“流动性行情”阶段。

相关文章

2010年12月28日
>> 日本语原文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