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民营企业座谈会:激发对科技创新的期待与高科技产业的关注

关 志雄
经济产业研究所 顾问研究员
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 首席研究员

Ⅰ.序言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代表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齐聚一堂 (注1)。座谈会不仅提高了民营企业家的投资热情,也表明了民营企业已在半导体、AI、新能源及机器人等硬科技域中成为技术创新的先锋。本文通过分析与会企业的特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点,探讨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及其未来前景。

Ⅱ.与会企业的特征和构成

  此次座谈会邀请了31位民营企业家,其中包括半导体、AI、新能源及机器人学等硬科技企业的许多创始人。在获得发言机会的六位民营企业家中,五位是硬科技企业(华为、比亚迪、上海韦尔半导体、宇树科技、小米)的代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最尖端产业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视。

  由于美国日益严格的技术封锁和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中国正集中力量于重要的战略领域开发本土技术。作为产业政策的一部分,政府通过《中国制造2025》和“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重点支持硬科技产业。这一成果也反映在此次座谈会与会企业的构成中。

  除了高科技企业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农业企业(新希望、飞鹤乳业、牧原食品等)和网络安全领域的企业(奇安信)也受到了邀请。这反映了中国政府重视国家安全保障的方针。另一方面,与会人员中没有因房地产泡沫破灭而陷入大萧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代表。

  随着新创业风险企业的飞速发展,五位80后年轻企业家也受邀参加座谈会。这或许表明了中国政府对风险企业的期待。

  从与会企业的地域构成来看,大多数企业的总部位于浙江省(六家,其中杭州五家)、广东省(五家,其中深圳四家)、北京市。其中,阿里巴巴的大本营、同时作为民营企业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地崛起的杭州尤其受到关注。

Ⅲ.主要与会企业家及其意义

  在参加此次座谈会的31位民营企业家中,以下六位尤受关注。

  1. 华为(Huawei)创始人任正非
    华为是一家直面中美冲突的企业,在顶住美国制裁的同时,不断通过自主研发进行技术创新。任正非先生的出席表明了中国政府要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决心。
  2. 比亚迪(BYD)董事长王传福
    比亚迪不仅是新能源汽车和电池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头羊,也是中国绿色能源战略的推动者。可以说,该公司王传福先生的出席是政府将比亚迪作为国家战略成功范例给予高度认可的证据。
  3. 宇树科技(Unitree Robotics)创始人王兴兴
    宇树科技正在开发机器人技术并扩大着工业应用。王兴兴先生作为唯一一位90后企业家出席了会议。可以看出,其中包含了政府将积极支持年轻创业家并发展新一代技术的讯息。
  4. 宁德时代(CATL)董事长曾毓群
    宁德时代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中拥有压到性份额,引领着能源技术的提高。曾毓群先生的出席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性重视和对可持续技术创新的支持。
  5.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
    DeepSeek的梁文锋先生作为中国AI产业发展的象征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该公司在大语言模型(LLM)的开发中大幅削减了成本,是中国实现技术自立目标的重要一部分。梁文锋先生的出席表明了中国政府已将AI技术定位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并对在该领域中加强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视。
  6.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重出江湖
    与会者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先生。自2020年11月从阿里巴巴拆分出来的蚂蚁集团暂停首次公开募股(IPO)以来,他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此次出席座谈会被视为表明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态度将从加强监管转向支持的一个信号。

Ⅳ.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就民营企业的重要性和支持其发展的方针政策发表了讲话。

  首先,他再次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随后他指出,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接着他就民营经济面临的困难和课题发表了见解,认为这是中国经济产业转型和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问题,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合作,一定能够克服。

  然后他强调,为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要严格执行党中央的方针,破除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至关重要。表明了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和未清偿债务回收难问题;减少政府过度监管、罚款和检查;加强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的态度。

  最后,他呼吁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的激情,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于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并表明了对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作出贡献的期待。

Ⅴ.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期待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国曾一度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企业活动的自由日益受到限制。尤其是从2020年开始的对平台企业和教培机构的严格监管、以及《反垄断法》的加强应用等,一度成为引发市场不安和削弱民营企业活力的主要原因。为了打消这些顾虑,政府在此次座谈会上重申了全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态度。

  此外,在此次的座谈会上,政府还提出了要加强保护民营企业权益和营造公平经营环境的方针。其目的是整治近年来对企业的乱举报和乱查封等日益严重的问题,创造一个让民营企业能安心开展业务的环境。《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公布,企业的财产权和经营权有望通过法律得到明确保护。

  再者,政府对高科技、尤其是其中的硬科技领域的民营企业的支持态度越来越明确。这让人们对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的期待不断提升。如果通过官民合作,民营企业的力量得以充分发挥,中国的产业升级将得以推进,全球的产业格局有可能被重新塑造。这从中国制造的“新三样”(新能汽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席卷全球市场中可见端倪。

  首次于2025年3月25日以日语发布。中文版于2025年4月24日更新。

脚注
  1. ^ “习近平: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新华社》2025年2月17日。
相关文章

2025年4月24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