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动员丰富的劳动力取得了高速发展,但近来劳动力短缺日趋明显,潜在增长率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在这种状况下,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增长引擎从扩大劳动力投入量转向通过创新提高生产率。为此,政府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所说的创新包括:①原始创新(基础技术或核心技术的发明与应用),②集成创新(利用现有技术的有机组合创生新的产品或管理方式),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注1)。迄今为止,中国的创新以②和③为主,①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另外,不仅技术革新,产品、服务、组织体系、商业模式、设计的革新也被视为创新的一个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中国的创新由政府主导,从航天研发到基础研究以及大型项目都取得了成果。随着市场经济化的进展,信息技术(IT)产业中以互联网产业为主的一部分企业也作为创新的主力崭露头角。因此,世界对中国创新的评价也开始急剧提高。
政府主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970年代开始,中国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工业、农业、国防的现代化一起作为改革开放目标的"四个现代化"。为实现科技现代化,政府一贯积极支持创新。
尤其为实现创新型国家,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其中决定重点推进8个前沿技术领域:①生物技术、②信息技术、③新材料技术、④先进制造技术、⑤先进能源技术、⑥海洋技术、⑦激光技术以及⑧空天技术。另外,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产生的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继续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2015年5月发表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为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以下具体方针:
①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② 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③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④ 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
⑤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⑥ 强化知识产权运用
另外,在2016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里,创新发展作为五个发展理念之首,排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前面。具体内容包括:"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其中,以科技领域为主,2030年前计划实施以下15个重大项目(表1)。
① |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
② | 深海空间站 |
③ |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
④ |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
⑤ |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
⑥ | 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
⑦ | 种业自主创新 |
⑧ |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
⑨ | 智能电网 |
⑩ |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
⑪ | 大数据 |
⑫ | 智能制造和机器人 |
⑬ | 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
⑭ |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 |
⑮ | 健康保障 |
(资料来源) 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作 |
进而,在2016年7月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学技术创新规划》中,明确了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表2)。首先,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其次,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与2015年相比,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附加值占GDP的比例要从15.6%提高到20%,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翻一番,研发经费投入GDP占比从2.1%提升至2.5%。
指标 | 2015年指标值 | 2020年目标值 | |
---|---|---|---|
1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位) | 18 | 15 |
2 | 科技进步贡献率(%) | 55.3 | 60 |
3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 2.1 | 2.5 |
4 |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年) | 48.5 | 60 |
5 | 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万亿元) | 22.2 | 34 |
6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 15.6 | 20 |
7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 0.9 | 1.1 |
8 | 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世界排名 | 4 | 2 |
9 | PCT专利申请量(万件) | 3.05 | 翻一番 |
10 |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6.3 | 12 |
11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亿元) | 9835 | 20000 |
12 |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 6.2 | 10 |
(资料来源) 笔者根据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2016年7月28日)制作 |
中国的创新优势
政府的支持加上后发优势,使中国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通过模仿吸收和消化技术来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中国还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不断提高的教育水平使人力资本储备大量增加,这些也都是中国创新的有利条件。
首先,中国积极开展对外开放,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引进和吸收国外技术:
① 进口技术含量高的资本产品
②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通过拆卸设备、观察产品运作、解析软件等来分析产品结构,从而掌握制造方法、运转原理、设计图、源代码等
③ 外商直接投资
④ 专利权的购买与使用(licensing):专利权人向第三方提供使用专利发明进行生产的权利,以此获取相应的利益
⑤ OEM:代工生产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品牌产品
⑥ 企业技术人员流动
⑦ 海外研发
其中,③外商直接投资所起作用最大,但最近海外研发的重要性也在增加。实力增强的部分中国企业在硅谷等设立研发机构、并购国外高科技企业的案例也引人注目(表3)(注2)。
日期 | 交易额 (百万美元) |
股权比例 (%) |
目标公司 | 行业 | 目标公司所在国家 | 买方 | 买方性质 | 交易状态 |
---|---|---|---|---|---|---|---|---|
2016/3/2 | 43,000 | 100% | Syngenta AG | 农产品 | 瑞士 | 中国化工 | 国企/国内主板上市 | 进行中 |
2016/6/21 | 8,600 | 84% | Supercell Oy | 高科技 | 芬兰 | 腾讯控股 | 民营/香港上市 | 进行中 |
2016/3/14 | 6,500 | 100% | Strategic Hotels | 消费与服务 | 美国 | 安邦保险集团 | 金融机构/未上市 | 进行中 |
2016/1/28 | 6,293 | 19.99% | Asciano | 港口物流 | 澳大利亚 | 中投 | 私募基金/未上市 | 进行中 |
2016/2/17 | 6,067 | 100% | IngramMicro Inc | 高科技 | 美国 | 海航集团 | 民营/国内主板上市 | 进行中 |
2016/1/15 | 5,400 | 100% | GE Appliances | 家电产品 | 美国 | 青岛海尔 | 民营/国内主板上市 | 已完成 |
2016/5/18 | 4,439 | 94.55% | KUKA | 工业 | 德国 | 美的集团 | 民营/国内主板上市 | 进行中 |
2016/7/30 | 4,400 | 100% | Playtika Ltd | 影音娱乐 | 以色列 | 巨人网络 | 民营/国内主板上市 | 进行中 |
2016/4/19 | 3,600 | 100%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高科技 | 美国 | 艾派克科技、联想控股等 | 财团 | 进行中 |
2016/1/11 | 3,500 | 未披露 | Legend Pictures LLC | 影音娱乐 | 美国 | 大连万达 | 民企/未上市 | 已完成 |
(资料来源) 笔者根据《普华永道:前三季度中国海外并购大额交易多 财务投资者活跃》 第一财经(2016年10月20日)制作 |
其次,为实现创新,仅从国外引进技术还不够,必须对其消化、吸收并加以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模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在这方面十分擅长。
通常,模仿会妨碍创新,但其实也能促进创新。 就像Google自身并没有发明搜索引擎、智能手机在苹果公司的iPhone之前就已存在一样,创新都是建立在前人研发成果基础上的。日本所擅长的逆向工程、追随者战略、“持续改善”等等,说到底都是以模仿为起点的。
正如Shenkar(2010)所指出的,多数企业通过模仿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创新者或开拓者已经投资开拓了市场和业务,模仿者则可以搭便车,不但可以节省研发费用,而且由于顾客对于产品和服务已经认知,还可以减少市场营销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失败的风险。而且,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并非源于创新本身,而重在其后的改良。由此可见,模仿者往往处于为顾客提供比原创更好、价格更低廉的有利位置。
中国在上述三种创新类型中,最为擅长的是以模仿为基础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比如中国在高铁领域,从国外引进技术不到10年就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可以说通过模仿,其后发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此外,巨大的国内市场也对中国创新十分有利。在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市场扩展和创新加速的良性循环,网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5年中国网购规模达38,773亿元(6,225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的3,417亿美元(图1)(注3)。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不仅接单管理,快递、支付结算等相关业务也产生了许多创新。美国《福布斯杂志》(电子版)列举了中国领先于世界的8个产业。
① 微支付
② 电子商务
③ 快递服务
④ 在线投资产品
⑤ 廉价智能手机
⑥ 水利发电
⑦ DNA排序
⑧ 高铁
其中①~⑤都和网购密切相关(Swanson,2014)。
—与美国比较—

第三,中国的人力资本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大学教育的普及为创新培养了大量人才。从2000年到2015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每年从95.0万人激增至680.9万人,每年研究生毕业人数也从5.9万人激增至55.2万人(图2)。海外对中国大学的评价也在提高,英国的教育杂志《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在2016年9月21日发表的2016-2017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第29位)和清华大学(第35位)排在东京大学(第39位)和京都大学(第91位)之前。

此外,近年在国外学习高科技的留学人员回国数量不断增加。中国的出国留学人数也逐年增加,从1978年到2015年累计有404.21万人,仅2015年就达52.37万人(教育部《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2016年3月6日)。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外工资差异大,许多中国留学生毕业以后没有回国而是留在国外。2001年留学回国人数只占出国留学人数的14.6%。但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劳动力不足以及国内外工资差距缩小,选择回国的中国留学人员不断增加。2015年留学回国人数达40.91万,相当于同年出国留学人数的78.1%(表4),其中包括许多拥有高学历和工作经验的尖端技术人员。

中国科学技术显著发展
近年,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尤其在航天航空、计算机科学和通信领域硕果累累:
首先,在航天航空领域,中国在2003年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后,于2013年成功实现探测器登月,现正单独建设载人空间站。其中,2016年10月19日在393公里的轨道上,成功实现了载有2名宇航员的"神舟11号"飞船与"天宫2号"空间实验室的自动对接。此外,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建成并投入使用,望能有助于探测地球外智慧生命体。
其次,在计算机科学领域,2016年11月14日在美国盐湖城召开的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发表的超级计算机性能排名"TOP500"中,由中国自行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继2016年6月后再次夺冠。第2名也出自中国之手。在500台超级计算机中,中国拥有171台,与美国并列数量第一。
再次,在通信领域,为防御黑客盗取机密实施量子通信实验,2016年8月16日中国成功发射了量子通信卫星。
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飞跃发展,也反映在主要科技杂志刊载的论文数量、专利的申请数量等综合指标上。
首先,根据自然杂志社编撰的各国在主要科学杂志刊载的论文数量(Nature Index)来看,2015年中国为6,478篇,紧随美国(17,204)之后,位居世界第二(表5)。从世界领先的50家研究机构来看,中国拥有7家(注4),仅次于美国(25家)位居世界第二,而中国科学院排名第一,领先哈佛大学。此外,2012年至2015年,在论文数量升幅最大的100家机构中,中国拥有40家,而且前9位均来自中国。
排名 | 国家和地区 | 论文数(WFC(注)) | 排名 | 国家和地区 | 论文数(WFC(注)) |
---|---|---|---|---|---|
1 | 美国 | 17,204 | 11 | 西班牙 | 1,056 |
2 | 中国 | 6,478 | 12 | 澳大利亚 | 944 |
3 | 德国 | 4,078 | 13 | 印度 | 901 |
4 | 英国 | 3,366 | 14 | 荷兰 | 713 |
5 | 日本 | 3,053 | 15 | 以色列 | 532 |
6 | 法国 | 2,128 | 16 | 瑞典 | 527 |
7 | 加拿大 | 1,478 | 17 | 新加坡 | 485 |
8 | 瑞士 | 1,135 | 18 | 台湾 | 416 |
9 | 韩国 | 1,112 | 19 | 俄罗斯 | 370 |
10 | 意大利 | 1,061 | 20 | 比利时 | 334 |
(注)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 | |||||
(资料来源) 笔者根据"Nature Index 2016 Tables", Natureindex.com制作 |
此外,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各国2015年国际专利(PCT)的申请量来看,中国为29,837,紧随美国(57,121)和日本(44,053)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从机构申请数量来看,中国的华为和中兴分列第一和第三。如算国内和国际申请量总和,2012年中国就已超过美国,至今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与美国和日本的比较—


中国出现世界级创新企业
随着国家整体研发能力的提高,中国还出现了世界级创新企业。由《MIT科技评论》评选出的《2016全球最聪明的50家公司》中,中国的百度(第2位)、华为(第10位)、腾讯(第20位)、滴滴出行(第21位)、阿里巴巴(第24位)5家公司(表7)榜上有名(注5)。数量上虽不及美国(32家),但位居第二,超过日本(共3家,第17位的丰田、第27位的发那科(FANUC)、第38位的LINE)。

评选标准是"拥有真正的创新技术、实用商业模式以及战略性经营能力",以下为中国各家企业入选的具体理由:
百度(检索)
百度除检索引擎和网络广告等核心业务以外,声音识别和人机对话的研发也有突破。2015年发布了人工智能声音检索引擎Deep Speech 2。无人驾驶领域研发积极,在硅谷组建了计算机认知、机器人和传感器等的研发团队。
华为技术(通信设备)
华为在10年以前就开始销售手机,2009年开始销售本公司研制的智能手机,但是在打入高端设备市场和美国市场时历经艰辛。2015年华为和谷歌(Google)联手销售Nexus 6P后,华为开发高质量高端智能手机的能力得以展现,加上普及机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华为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手机制造商。
腾讯(社交网络服务和电子游戏)
腾讯是亚洲最大的互联网企业,运营着拥有巨大用户数的门户网站和中国最大的聊天应用程序微信。最近腾讯致力于开拓企业市场,企业版微信具有员工间联络(包括信息、电话、电子邮件)及经费结算功能。腾讯的大部分营业收入依靠在线电子游戏和手机游戏,同时积极投资国外手机游戏公司。
滴滴出行(交通应用软件)
滴滴出行和优步展开了市场争夺大战。滴滴出行的驾驶员每天平均接单1,400万,远远超过优步的100万(注6)。滴滴出行不仅停留在国内市场,还与当地企业联手,进入印度和东亚市场。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的运营平台与eBay相似,提供网上商城和其他电子商务服务。从年销售额来看,阿里巴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市场。此外,阿里巴巴还引领中国的手机广告市场,最近收购了中国最大的网上视频公司优酷土豆,并不断投资国外科技类企业。
创新能力得到认可的这些中国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将取代国有企业成为中国创新的主力军。
对中国创新评价的提高
不仅限于个别企业,世界对中国整体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国INSEAD 、WIPO共同发布了评价各国创新实力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Cornell University, et.al., 2016),中国在128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25位(表8)。排在中国前面的所有国家(瑞士第1位、瑞典第2位、英国第3位、美国第4位、德国第10位、日本第16位、法国第18位等)人均GDP都高于中国。而中国的排名远远领先于其他新兴国家(俄国第43位、南非第54位、印度第66位、巴西第69位)。通常,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高,说明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全球创新指数所显示的创新综合评价也越高。中国与处于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创新能力非常突出。

全球创新指数是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次级指数的简单平均数(表9)。中国的创新投入仅居第29位,但创新产出排名第15位(注7)。中国创新效率比(产出次级指数得分与投入次级指数得分之比)名列第7(注8),排名更为靠前。这说明中国创新投入少,但取得的成果相当大。
—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的排名比较—

尚待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中国发挥自身优势,在创新上锐意进取。但由于市场经济尚不成熟,阻碍创新的因素依然存在。
首先,知识产权保护依然不够充分。用于保护专利、著作权等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以通过有效平衡独占权和普及利用之间的关系来促进创新。然而在中国,虽然相关法律建设有所进步,但从盗版和仿制品横行的状况来看,法律的执行并不彻底。这是阻碍外资企业对华投资、阻碍技术转让的主要原因。
第二,中国的国有企业虽然在人才和资金等方面条件优越,但在创新上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由于国有企业垄断国内市场,缺乏竞争压力,所以与民营企业相比研发效率很低。
第三,支持创新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中国风投资本缺乏资金和经验。深圳证券交易所虽有创业板,但规模小,作为风投资本的资金回收渠道作用非常有限。因此,阿里巴巴等诸多中国创业企业从创业阶段起就不得不依靠海外资本,并且最终只得在海外上市。
最后,正如新制度派经济学创始人、1991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芝加哥大学的罗纳德·科斯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当中国市场化转型催生了蓬勃发展的商品与服务市场,并让中国成为全球生产领域的领头羊时,却并没有为思想创造一个活跃市场。确实,在思想的创造、传播与消费的整个过程中,从教育体系到媒体都在政府严格的意识形态监控之下"。"这严重制约了新思想的诞生"(Coase and Wang 2012)。
消除这些阻碍因素是中国创新进一步飞跃的关键。所幸的是,随着中国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的增加,国内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也逐渐开始响应。民营企业也挑起了创新的大梁。而且,虽然长期以来支持中国新兴企业的风投主要是外国资本,但是近年国内资本有所发展,在国内上市的新兴企业也在不断增加。遗憾的是,要实现活跃创造思想的市场,还有待于解决放宽信息管控这一政治难题。
2016年12月6日登载
>> 日本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