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中国今后能否继续保持8%的增长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GDP实际增长率)从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1978年至2012年达到了年均9.8%,但是近期大幅度下降,今年第二季度只有7.5%,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5个季度低于8%。对此,中国最权威的经济学家之一、去年卸任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现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的看法比较乐观,认为增长率下降只是由于周期性因素,经济一旦复苏,就可以中长期保持8%的增长。不过,这种看法恐怕还需商榷。

关键在于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

  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只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就有在今后继续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的潜力("林毅夫回应质疑∶新结构经济学的要义"《FT中文网》2012年10月25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FT中文网》2013年8月28日)。其根据如下∶

  首先,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技术方面和产业方面的差距还很大,因此以技术革新带动产业升级,今后也将成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动力。与已经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依靠本国的研发能力来实现产业进一步升级的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直接投资等,引进发达国家现有的产业和技术。此举还可以压低研发成本等,正所谓一箭双雕。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可以看出,中国仍然拥有很大的后发优势。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人均GDP,在2008年时还只有美国的21%,正好相当于日本1951年、新加坡1967年、韩国1977年与美国人均GDP的差距。日本、新加坡和韩国在其后长达20年的岁月里,经济增长率分别保持了9.2%、8.6%和7.6%的高水平。如果这些经验也适用于中国,那么中国从2008年起的20年期间,也有可能保持8%的潜在增长率。

  其次,许多国家的经验都显示,越是按照符合本国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制定发展战略的国家,经济发展也就越顺利。要素禀赋乃至比较优势,都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为使它们能正确地反映在产业结构上,就需要政府在努力实现产业升级时,利用产业政策选择增长产业,通过基础设施等的公共投资,来支持企业。

  中国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的余地还很大,迄今为止的经济刺激方案主要以建设高速铁路、港口和机场为中心,对城市地区的地铁建设、排水处理等环保方面的投资相对滞后。投资这些领域,对经济和社会的回报效果都会很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的力量,中国政府的财政情况良好,拥有充足的投资能力。

制约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被忽视

  但是,林教授的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制约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所以很有可能对中国经济的现在和今后的潜在增长率评估过高。

  林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出现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只是源于经济周期的因素,并非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反映。但是从劳动力市场最近出现的"低增长下的劳动力短缺"情况来看,这种观点不得不令人生疑(参见图1)。具体来说,截至2010年,可以观察到当经济增长率上升时,求人倍率(招聘人数/求职人数)也上升,反之经济增长率下降时,求人倍率也下降。然而2010年以后,虽然经济增长率下降,但求人倍率反而上升,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虽然只有7.5%,而求人倍率却高达1.07。这显示出,由于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和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消失(即所谓"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劳动力从过剩变为短缺,潜在增长率已经大幅度下降至低于7.5%的水平。

图1 求人倍率在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却居高不下
――显示出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和潜在增长率的下降

图1 求人倍率在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却居高不下
(注)中国城市地区的求人倍率是根据大约100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招聘人数/求职人数计算的。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数据制作

  林教授在比较了中日两国的发展阶段之后,认为中国今后20年仍然有可能继续高速增长。但是由于两国在劳动力供给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把日本的经验套用于中国未必正确。实际上,日本的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从1951年至1970年年均增长1.9%,而中国从2011年至2030年预计年均减少0.4%(参见图2)。另一方面,与当时日本的抚养比率(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相反,预计今后中国的抚养比率将不断上升(参见图3)。这意味着,与日本当时享受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不同,中国今后必须承受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负债。特别是伴随着抚养比率上升,预计中国今后的储蓄率将下降。因此,迄今为止的投资高增长态势将无以维继,林教授提倡的投资主导型增长战略将难以实现。

图2 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增长率的变化
(1951-1970年的日本对比2011-2030年的中国)

图2 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增长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2 Revision制作
图3 抚养比率的变化
(1950-1970年的日本对比2010-2030年的中国)

图3 抚养比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2 Revision制作

  此外,中国的后发优势也会随着发展阶段接近发达国家而相应减少。鉴于这些情况,可以预计,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将从现在的7%左右进一步下降,而不会回升到8%。

2013年10月7日登载
>> 日本语原文

2013年10月7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