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11月众议院解散后举行的大选中,主张宽松货币政策的自民党安倍政权上台,以此为转折点,日元不仅对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主要货币,而且也对与美元保持相对稳定的亚洲各国货币大幅贬值(参见图1)。人们期待日元的持续贬值会提升日本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使长期低迷的日本经济复苏。受此影响,东京股市的股价也大幅度上涨。
――日元对美元、人民币、韩元汇率的变化

另一方面,在国外也有人批评日元贬值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日元贬值确实会使亚洲各国的出口竞争力下降,不过不应忘记,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从日本进口的以机械和零部件为主的产品价格以及生产成本也会降低。在以韩国为首的与日本处于竞争关系的国家,出口方面的不利影响大于进口方面的有利影响,而中国等与日本处于互补关系的国家,却呈现相反情况。
与日本的互补性和竞争度决定利弊
日元贬值使日本出口价格换算成美元以及亚洲各国货币后下降,这对于亚洲各国来说,意味着虽然在需求方面,本国产品相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恶化,但是在供给方面,从日本进口产品的价格则下降。
对亚洲各国来说,在考虑日元贬值对需求方面的影响时,比对日出口减少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第三国市场份额的减少。这种竞争力显著恶化的国家包括以韩国为首的、主要出口与日本相竞争的高科技产品的NIEs(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各国和地区。例如,韩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汽车虽然基本上没有向日本出口,但由于日元贬值,向欧美等其他国家市场的出口将会减少,出口整体以及经济增长都有可能受到影响。与此相比,中国和东盟各国由于出口结构与日本大不相同,因此与日本的竞争度仍然很低。即便日元贬值,在这些国家拥有优势的劳动集约型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也不会被受其影响。
在供给方面,由于日元贬值,从日本进口的产品价格下降,对于亚洲各国来说,意味着生产成本降低,这有利于扩大生产。在从日本进口的产品占整个进口的份额越高,与日本的互补关系越强的国家,这种日元贬值所带来的好处也越大。
如果综合考虑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两方面,那么日元贬值给亚洲各国带来的影响,因该国与日本处于互补关系还是竞争关系而决定利弊。前者以中国为代表,后者以韩国为代表(参见图2)。

根据典型经济理论进行分析
按照经济学教科书的说法,日元贬值导致亚洲各国竞争力恶化可以用需求曲线左移、进口价格下降可以用供给曲线右移来表示(参见图3a、图3b)。前者反映了为在国际市场上,需求从本国产品转变为日本产品,其结果,本国的产品价格和生产都下降(恶性紧缩)。与此相反,后者反映了零部件和机械等从日本进口的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生产成本下降,本国产品价格也下降,但生产却有所上升(良性紧缩)。

再者,像中国这样处于与日本互补关系的国家,供给曲线移动大于需求曲线,生产将会扩大(参见图4a)。与中国相比,像韩国这样与日本竞争度高的国家,反过来需求曲线的移动大于供给曲线,生产将会缩小(参见图4b)。

非对称的亚洲各国股市对日元贬值的反应
对于与日本处于互补关系的中国经济来说,日元贬值显得有利,但对于与日本处于竞争关系的韩国来说非常不利,这在最近中日韩三国的股价波动中也得到反映(参见图5)。

去年11月中旬以来,以纽约为首的世界主要股市的股价转为上升趋势,其中被认为最受益于日元贬值的东京股市上升幅度最大,上证综合指数的上升幅度也高于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对此,被认为受日元贬值打击最大的韩国,股价与其他股市相比上升迟缓。
作为经济状况先行指标的股价的这种波动显示,2013年,韩国经济会相对低迷,而中国经济将会稳步发展。
2013年3月8日
>> 日本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