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为避免产业空洞化,中国积极推动产业升级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原刊载于《allatanys》2011年9月1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其原因之一就是拥有用之不尽的丰富劳动力。然而近年来,由于农民工短缺导致工资暴涨,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为了避免空洞化,中国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按雁行模式实现产业升级

  正如许多国家都经历过的那样,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同时经历了出口产品从初级产品向工业产品、其中工业产品又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的过程。这可以通过主要品种占总出口份额的变化得以确认。具体来说,初级产品占总出口的份额从1980年的50.3%下降到2010年的5.2%,与此相反,工业产品的份额则从49.7%上升到94.8%。在工业产品中,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机械类占总出口的份额从1980年的4.6%这一低水平直线上升,2009年终于取代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中心的其他产品,成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

  中国的这种贸易结构变化与战后出现于亚洲地区的“产业发展的雁行模式”相吻合。这里所说的“产业发展的雁行模式”是常被用来描述亚洲各国发展的一种模式,各国按照其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产品,并在维持这种产业分工关系的同时,通过引进外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纺织业为主的许多制造业中心,依次从日本向亚洲四小龙(NIEs),再向东盟(ASEAN),最后向中国转移,而在起带头作用的日本,制造业的中心从纺织向化学、钢铁、汽车、电子电机逐步升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新兴产业与向国外转移衰退产业相结合,这成为了整个亚洲地区高速发展的动力。

产业中心从轻工业向重工业转移

  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并以此为契机加入了亚洲地区的雁行行列。尤其是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改革目标后,中国充分发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低工资这一优势,大量吸收了各国企业向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与此同时,中国以投资积累资本和引进技术为杠杆,在加入世贸组织的2001年左右,已经牢固地建立起世界工厂的地位。

  然而,8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为控制人口增长而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劳动人口的增速逐渐减缓。而且,以年轻人为中心的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移动迅速增加,中国已临近经济发展的充分就业阶段(即所谓“刘易斯拐点”)。在劳动力从过剩向短缺转变的过程中,工资急速上涨,从而导致以纺织为中心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急速下降。这些产业不仅正在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而且也在加速向国外的转移。

  另一方面,中国的汽车和钢铁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产业中心逐渐从轻工业向重工业转移。2010年中国的汽车产量达到了1826万辆,高于日美两国的总和,粗钢产量也达到了6.3亿吨,相当于全世界总产量的44.3%。特别是在中国急速扩大的汽车市场,世界主要制造商都在为获得更多的份额展开激烈竞争。

  由此可见,在中国,附加值低的产业逐渐衰退,而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迅猛。对于这种现象,不必担忧会导致“产业空洞化”,而应作为“产业升级”给予高度评价。

以中国为起点的亚洲产业重组将全面展开

  随着中国的产业不断升级,日本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逐渐把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各国,同时在中国扩大附加值更高产品的生产。

  作为前者的事例,青山商事和良品计画,这两家公司预定在3年后,把在中国生产的比例分别从现在的75%和60%降低到50%以下(参见2011年8月18日《日本经济新闻》第9版)。

  作为后者的事例,在工资急剧上涨之后,为节省劳力投资,山崎马扎克公司(YAMAZAKI MAZAK CORPORATION)和天田株式会社(AMADA CO.,LTD)等机床制造大公司在中国正式开始生产计算机控制的高性能机床(参见2011年8月23日《日本经济新闻》第9版)。

  不仅日本企业,欧美企业也面临着对华战略的转变。预计今后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将出现产业的全面重组。这对于成本比中国更低的东南亚各国及印度等新兴国家来说,是一个以直接投资流入为杠杆加速工业化的良机。但这对于处于雁行最前列的日本来说,却是一种挑战。今后,如果日本不努力开拓新的增长领域,推进产业升级,其国内的产业空洞化问题将会日趋严重。

2011年9月7日
>> 日本语原文

相关文章

2011年9月7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