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日本汽车产业向中国转移与空洞化问题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原刊载于《allatanys》2011年8月9日)

  日产汽车7月26日公布的在华业务中期经营计划表明,在2011~2015年的5年期间,日产将投资500亿人民币(约合6100亿日元),把2015年在中国当地生产和销售汽车的目标提高至230万辆以上,比2011年多出大约100万辆(2011年7月27日《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各报日刊)。丰田汽车也预定向中国投资400亿日元,生产价格在100万日元以下,针对新兴国家的战略性小型汽车(2011年7月29日《日本经济新闻》第9版)。汽车制造商这种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积极开拓的姿态值得肯定,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就连作为日本支柱产业的汽车业也把生产据点转移到中国,可能会进一步加速日本国内产业的空洞化。如何在避免产业空洞化的同时,借助中国经济的活力飞跃,对于陷入长期低迷状态的日本经济来说,是走向复苏的重要课题。

“良性直接投资”vs“恶性直接投资”

  近年来,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被认为是造成国内产业空洞化的原因,尤其是向中国的投资被视为问题。原本只要市场经济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向海外发展能够促进资源的高效分配。但若仍然出现空洞化,其症结就应该从日本国内过于严格的限制造成的高额成本结构,以及贸易伙伴国设置的贸易壁垒上去寻找。

  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重视生产成本和出口,以及为避免贸易壁垒和摩擦这两种类型,后者比前者更容易导致产业空洞化。重视生产成本和出口的直接投资其目的是通过在国外确保有利的生产要素来削减生产成本,加强出口竞争力。例如,许多日资企业为得到廉价劳动力,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是面向日本或第三国出口,而不是在当地销售。这样的投资改善了资源分配的效率,对于投资国和接受投资国双方来说是真正的双赢博弈。

  与此相反,为避免贸易壁垒和摩擦的直接投资,是在本国出口受到贸易伙伴国的进口限制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而进行的。由此形成的分工体制违反了投资方和接受方双方的比较优势,因此资源分配被扭曲。重视生产成本和出口的直接投资是促进资源高效分配的“良性直接投资”,而为避免贸易壁垒和摩擦的直接投资则会使效率降低,并可能成为导致产业空洞化的“恶性直接投资”。

日本汽车制造商向中国发展是“恶性直接投资”

  日本汽车制造商向中国发展,可以说是为避免贸易壁垒和摩擦的直接投资的典型。2010年中国汽车的产量和销售量都超过了1800万辆,比日本和美国的总和还多。中国的汽车市场预计今后将进一步扩大,所以为把握好这一良机,选择在当地生产固然是一种方法,“在日本生产,向中国出口”也应该成为一个选项。然而,中国的汽车关税虽说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有所下降,但依然高达25%。日本汽车制造商虽然在日本能够以较低成本制造优质汽车,但为了跨越高关税这一壁垒,还是不得不毅然决定在中国当地生产。结果,与“在日本生产,向中国出口”相比,日本在汽车这一强势领域的就业大幅减少,导致国内产业空洞化。

  遗憾的是,在日本围绕产业空洞化进行讨论时,几乎无人提及这种观点。也就是说,每当日本将已丧失比较优势的旧工厂搬迁到中国时,由于这造成国内员工失业,所以被视为严重的空洞化问题在日本国内掀起轩然大波。然而那些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汽车等行业的企业在中国扩大生产时,却被看作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而受到高度的评价,也无人反对。这种对直接投资的本质性错误认识,不仅会导致日本以限制进口等方法保护衰退产业,而且会阻碍产业升级。

通过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来防止产业空洞化

  为在避免产业空洞化的同时,实现产业升级,日本应该促进良性直接投资,同时防止恶性直接投资。为此,必须创造一个自由的贸易环境。如果中日两国之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就可以构建不受关税阻碍,充分利用彼此优势的平台。那么,即使在日本生产也可以自由地向中国出口,以汽车为首的日本支柱产业也就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去中国投资。这样日本就可以在国内高附加值领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是高薪的“好工作”),从而避免产业空洞化。

  此外,由于①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②中日两国的贸易结构比日美两国更具有互补性;③中国的进口关税高于美国,降低关税的余地也更大。——所以,对于日本来说,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比起与美国签订,所能创造的贸易规模,以及推动GDP增长的效应会更大(参见“现在正是开放国门之时①‘贸易立国’带动复兴”,《日本经济新闻》,2011年7月28日,第5版)。由此可见,对于日本来说,中日两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不仅可以作为空洞化问题的对策,更是一个有效的发展战略。

2011年8月10日
>> 日本语原文

2011年8月10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