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虽然中国整体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趋紧,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却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其最大原因是由于大学招生名额急速扩大,致使劳动力市场上的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以及大学的教育质量下降。此外,大学课程的内容和社会需求不匹配也使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严重。
在中国,大学(普通本专科)的招生名额从1998年的108.4万人大幅度扩大至1999年的159.7万人(同比增加47.3%)。主要目的在于,从长期来看可以提高支撑产业的劳动力素质,从短期来看可以缓解由于亚洲货币危机导致的高失业率的压力。大学招生名额1999年以后也持续增加,至2008年达到607.7万人,在这十年期间,毕业生人数也增加至六倍。在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上,供给扩大的速度大幅度超过产业升级带来的需求扩大的速度,致使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
中国的大学升学率已经达到23.3%(2008年),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的阶段。这虽然使国民整体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但是在另一方面,升入大学的学生平均水平却随之下降。而且,教师人数的增加赶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从1998年到2008年,平均每一百名学生的专任教师人数减少至大约一半,大学教育的平均质量也出现了下降(参见图)。
在市场经济中,工资是劳动的等价,由反映劳动力素质的生产率所决定。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不存在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也和其他劳动者一样,必须服从政府的工作分配,工资水平也由政府根据平等原则来决定。这种制度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后逐步改变,自1998年以后,选择职业改为全凭个人意愿,工资水平也变得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起薪由于他们的平均素质下降和供大于求而没有提高,特别是2008年,由于受经济恶化的影响,起薪低于上一年水平(注1)。
当然,如果他们接受反映大学毕业生数增加和素质下降的新"均衡水平"的工资,那就不会发生供大于求。但是实际上,由于众多的大学毕业生并不为了急于就业而降低对工资水平的期望,一直寻找待遇更好的工作,所以失业者不断增加。
除了大学教育质量问题,大学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社会的需求也加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实际上,从按专业划分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地质矿产(97%)、土木(94%)、机械(93%)等工科(90%)的就业率较高,而哲学(76%)、法律(79%)、理学(84%)较低(以毕业半年后的2008年度大学毕业生(专科学校除外)为对象)(注2)。
大学生毕业后却不能就业,不仅意味着好不容易被培养出来的"人才资本"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且一旦他们发泄不满,就会造成社会不安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抑制大学扩招的速度,另一方面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课程设置。
2010年2月24日
>> 日本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