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中国贸易大国化如何通过相对价格变动影响世界经济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中国的贸易规模在2004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2005年,其贸易额进一步扩大,达到了1.42万亿美元(其中出口为7620亿美元,进口为6601亿美元)。中国成为贸易大国,主要是通过中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和贸易对象国贸易条件的改善这一相对价格的变化,带动了全球范围的实际收入的转移和产业重组。在这一过程中,与中国互补的发达国家和一次产品出口国从中受益,而与中国竞争的部分新兴工业国则从中受损。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在"自力更生"的口号下,几乎完全中断了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处于一种近似锁国的状态。1978年的贸易额只有206.4亿美元(其中出口为97.5亿美元,进口 为108.9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27位。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方面完全是一个"小国"。后来,在邓小平的主导下转向改革开放路线以后,中国积极地接受外国投资,以外资企业的委托生产和加工贸易为杠杆,不断增加进出口。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在扩大进出口规模的同时,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融入了世界经济。中国的比较优势当然就是建立在13亿人口基础上的丰富的劳动力。中国以引进外资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式,专门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工序)的生产。其结果是,在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供给增大,同时,以生产设备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和以能源为代表的一次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这种需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技术密集型产品和一次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进而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和除中国之外的整个世界的贸易条件改善(BOX)。最近,"中国购买的产品都涨价,中国销售的产品都跌价"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正好反映这一事实。通过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所带来的实际收入的转移,其他国家也都能够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享受到伴随利益。

  但是在受到中国崛起影响的各国中,可以分为胜队和负队。在与中国处于互补关系的国家(即,与中国相反的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或者一次产品的国家)中,中国贸易条件的恶化意味着该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其典型是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石油出口国()。相反,在与中国处于竞争关系的国家(即,与中国一样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或者一次产品的国家)中,在中国的带动下,其贸易条件也跟着恶化。其典型的例子就是以东盟(ASEAN)为首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与中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相对应,在外国,与中国互补的行业(技术密集型产品、一次产品)增长了,而与中国竞争的行业(劳动密集型产品)则萎缩了。这种产业调整,是通过生产要素由衰退型产业向成长型产业转移来实现的,在这种调整过程中 ,一时间很可能发生失业和企业破产、导致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对策的出台。当前,发达国家以扰乱市场为理由,对中国采取了诸如反倾销等各种形式的进口限制措施。

   因此,在考虑中国崛起的影响时,要超越简单的对华出口增长的国家受益、从华进口增加的国家受损这一传统的只盯着"GDP增长率"和"需求变化产生的收入效应"的所谓"凯恩斯型"思维,把目光投向"国际分工"和"供给变化产生的相对价格的变化"加以分析。

BOX:标准的贸易模型分析

  让我们看一下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两种产品为对象的分析模型。模型的供给方(包括中国)可以用世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需求方(包括中国)用世界的无差异曲线来加以表示。在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交的地方(E),两种产品的供需平衡,两条曲线的共同的斜率(t)相当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中国的贸易条件)。中国的崛起,可以用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形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侧移动来加以表示,在新的均衡点上,与以往相比,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共同的斜率变大了(即切线变陡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当分析的对象不是中国这样的大国,而是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时,生产扩大对世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影响非常小,相对价格的变化也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图 中国的发展所产生的生产与贸易条件的变化
图 中国的发展所产生的生产与贸易条件的变化

2006年1月30日
>> 日本语原文

脚注

(注)当然,发达国家和产油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分别由于一次产品价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价格的上涨而部分被抵消。

2006年1月30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