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中国经济学家势力分布图——超越改革与保守的框框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近年来,围绕中国的改革蓝图,所谓改革派对保守派的单纯结构已被打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各样的讨论不绝于耳。换言之,政治改革应当激进地加以推进抑或维持传统的权威主义,在经济上贯彻市场原理追求效率抑或为了追求平等而允许政府干预市场,以上述两种主张为标准,可以把中国经济学家分成“改革派”、“保守派”、“主流派”和“反主流派”等四种类型()。

在中国的经济学界,“主流派”和“改革派”都主张引进市场机制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对于政治改革,前者态度慎重,而后者则追求更为激进的改革。

  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层一样,“主流派”经济学家热衷于经济改革,而对政治改革则非常慎重。他们的主张缘于建立在权威主义基础上的东亚模式的成功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辉煌业绩。与此形成对照的是,90年代前半叶,原苏联和东欧各国由于推行激进的政治改革,导致经济崩溃,国民生活水平急剧下落,成了中国改革的反面教材。今年6月,在中南海召开的经济会议上,吴敬琏、樊纲、林毅夫等12名经济学家被邀请与会,从中不难发现大多数人都是“主流派”学者。他们俨然成了领导层的智囊,对中国的经济政策拥有很大影响力。

  而标榜自由主义的“改革派”则警告说,只要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状况继续下去,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经济发展迟早会出现停滞。在此基础上,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保护私有财产理所应当,民主化和宪政等政治制度的改革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要条件。香港大学的张五常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杨小凯等是其代表人物,在中国国内,新制度经济学的大本营天则经济研究所的成员也属于这一类型。

  相对于主张通过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的“改革派”和“主流派”,明确提出异议的是强调公平的“保守派”和“反主流派”。他们把目光投向在经济高速增长中被抛弃的社会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关注迄今的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他们指出,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一部分人实现了富裕,决不是公平竞争的结果,而是由于一部分特权阶层或者不法手段的产物。同时,“保守派”和“反主流派”经济学家们不断尖锐地指出经济发展的背后所隐藏的人口、环境破坏和道德沦丧等问题。

  “保守派”和“反主流派”在强调社会的公正方面意见一致,但对政治改革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反主流派”代表人物、新闻记者出身的何清涟不断揭露政府和国有企业干部的不法行为,并把腐败的根源归结为政府的体制问题。结果,何的著书被禁销,其本人也因害怕受到当局迫害而逃亡美国。而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的胡鞍钢为首的“保守派”则没有采取与现政权对立的态度,对当局而言,他们不是“应加以打击的一小撮”,而成为“应该团结的大多数”,被吸收入体制内。“保守派”又称为“新左派”,但不同于以往的左派,他们的思想相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而言更接近于主张“第三条道路”的欧洲社会民主主义。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学家们各种观点的不同之处,在他们之中,既有对政府的政策建议拥有很大影响力的人,也有受命运捉弄而逃亡国外的,彼此之间的际遇有天壤之别。他们之间虽然存在意见分歧,但在以经世济民为己任,刻意改变13亿人的命运,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精神上是完全一致的。

图 中国经济学家势力图
(1995年~2002年) 图 中国经济学家势力图

2002年12月13日
>> 日本语原文

2002年12月13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