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中国的工业化与日本的脱工业化

关 志雄
经济产业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

  近年来,在工业化加速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了高度评价。人们提出的证据之一就是中国的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5%的高水准。实际上,很多日本人深信不疑地认为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已经接近发达国家。但是,在高收入国家产业重心不断向服务业提升的过程中,与其说拥有庞大的制造业部门的中国属于“发达国家类型”,倒不如应该说它属于“新兴工业国家类型”。

  一般来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需求会从食品向工业品,进而向服务转移,产业结构的重心也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提升,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佩蒂·克拉克法则。我们不妨看一下制造业的情况,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它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上升,但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时反而会下降,这一现象在很多国家的经验中都可以看到。另外,由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工业领域向服务领域的转移,工业品对服务的相对价格的下降也推动了这一变化。

  在此,我们不妨从横向和纵向的层面验证一下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间的这种关系。

  首先,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汇总了83个国家最新的经济发展数据,如果以此为基础,描绘一下各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对GDP的比和显示各国发展阶段的人均GDP的关系,就可以绘制出一条抛物线(图1)。说得更为具体一点,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倾向: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4500美元左右为分水岭,制造业的份额从上升转向下降。当然,其中,中国与处于相同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相比,制造业的附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相对要高一些,这是其他亚洲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亚洲奇迹”的一个特征。日本同样如此,在高速增长时期末期的70年代,基本上达到了类似中国目前的高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时间序列的角度观察一下个别国家的情况。近年来,日本和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其制造业附加值占GDP的比率全都下降到了百分之二十几左右(图2)。亚洲的其他主要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收入水平依然偏低、尚处于发展初期的东盟(ASEAN)各国,这一比率正在上升,而在收入水平已经达到经合组织(OECD)各国的亚洲四小则在下降。

  因此,脱工业化是发达国家普遍的现象,“发达国家=工业国家”这一常识已经不再反映世界经济的实际情况。在战后50年里,日本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终于成为经济大国,因此国民对制造业情有独钟,完全可以理解,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成功的经历已经成为产业进一步高度化的障碍。日本不应担心工业基础受到中国蚕食,而应更多地担心服务业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要维持发达国家的地位,也只能走脱工业化之路。

图1 制造业附加值对GDP的比率(2000年)
图1 制造业附加值对GDP的比率(2000年)
资料来源:根据 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世界发展指标2002》(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2)绘制
图2 制造业附加值对GDP比率的推移(1960-99年)
图2 制造业附加值对GDP比率的推移(1960-99年)
资料来源:根据日本银行《国际比较统计》和经合组织(OECD)的 National Accounts of OECD countries Vol.2 绘制

2002年10月11日
>> 日本语原文

2002年10月11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