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东亚各国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巨大——发展中国家迎头赶上是水平分工的前提

关 志雄
经济产业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

  2002年6月公布的《通商白皮书》指出,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出现了缩小的趋势、战后的东亚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其波及的途径,白皮书强调贸易关系的加强和投资的扩大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升级和地区间的水平分工,从而发挥缩小亚洲各国间收入差距的作用。然而,缩小收入差距的步伐仍然非常缓慢,而且像在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所显示的那样,其过程并不会一帆风顺。当前,地区内部贸易仍然以按各国发展阶段进行的垂直分工为主导。水平分工与其说是缩小区域内差距的重要原因,不如说是其结果。

  针对缩小收入差距的问题,我们选择日本、中国、亚洲四小龙和东盟主要四国为对象,计算了东亚地区1990年和2000年的基尼系数。作为参考基准,我们还以欧盟十五国和中国各省份为对象进行了同样的计算(图1)。结果显示,东亚地区的基尼系数虽然从1990年的0.78降至2000年的0.72,但这个数字不仅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为主的欧盟地区(2002年为0.1),甚至高于被认为存在严重的地区间差距的中国(0.25)很多。

  归根结底,90年代亚洲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很大程度上缘于发达国家日本的经济停滞,而不是由于亚洲各发展中国家的迅猛发展。实际上,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低于80年代。加之汇率大幅度下调,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部分东盟国家在90年代以后,与日本的收入差距反而扩大了。

  而另一方面,90年代的日本经济停滞,GDP占东亚地区的份额已经从1990年的71.9%下降到了2000年的65.1%,但是其地区经济超级大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变化。同样,与增长迅猛的中国相比,差距虽有所缩小,但2000年的GDP规模仍是中国的4.4倍,人均GDP规模则为43.8倍,仍是天壤之别。如图2所示,中国依旧是人口大国,而不是高收入国家。

  由于按相同产业分类的产品交换(即产业内贸易)已经相当活跃,于是东亚地区被认为已经确立了水平分工体制。然而,由于经济差距依然悬殊,因此实质上该地区目前仍以垂直分工为主。也就是说,针对按相同产业分类的产品,无论是最终产品,还是零部件等中间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或者工序)在日本和亚洲四小等高收入国家(或地区)生产,而低附加值产品则在以中国为首的低收入国家生产。要使水平分工体制得以实现,其前提条件就是消除收入差距,使其他国家的收入水平接近日本,当然谈论这一话题尚为时过早。这样,与其说东亚通过水平分工消除收入差距,不如说只有消除了差距,才能实现真正的水平分工。

图1 劳伦兹曲线收入差距比较
图1 劳伦兹曲线收入差距比较
(注)按人口从人均GDP低的国家(中国国内为各省份)向高的国家(同上)排列,按从低向高逐渐加入人口,并同时计算出与累积人口(占全体的比率)对应的累积收入(占全体的比率)。“劳伦兹曲线”的横轴是人口对累计构成的比率,纵轴是收入对累积构成的比率。基尼系数则由劳伦兹曲线与收入平均分布线即45度线之间围起的弓形面积占45度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的比例计算得出。该系数数值位于0-1之间,越接近1,表明差距越大。
(出处)根据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计算。
图2 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规模比较(2000年)
图2 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规模比较(2000年)
(注)根据(人均GDP)×人口=GDP计算,每一个长方形就表示各自的GDP规模。
(出处)根据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计算。

2002年7月12日
>> 日本语原文

2002年7月12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