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人民币正面临升值压力——当前正是摆脱钉住美元制度的良机

关 志雄
经济产业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

  最近,美元对日元等亚洲主要货币的贬值速度加快。由于采取实质上的钉住美元政策,中国的人民币随之对其他货币贬值。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上调或转换汇率制度的可能性受到普遍关注。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人民币一直稳定地维持在1美元兑换8.28元左右的水平。但是,在日元对美元汇率剧烈波动以及很多亚洲货币转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会招致其对其他贸易伙伴货币的剧烈波动,从而构成对中国贸易和整个经济的不稳定要素。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摆脱钉住美元制度,向新的汇率体系过渡已经成为一项政策性课题。在经济学家们中间正在形成一种共识,即认为应该采取基于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是,由于今年秋天将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16次代表大会,在此之前,有关的政策动议将难以实行,向新体制转换的时间表尚未明确。

  撇开政治上的因素,摆脱钉住美元汇率制的最佳时机应是对外收支等经济基本状况表现良好、并且汇率面临若干升值压力的时候。目前这一前提条件正逐渐形成。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今年中国经济正在转入增长轨道。受出口推动,第一季度的工业生产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0.9%和7.6%。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很有可能超过去年。

  其次,自年初以来,在外需主导型增长的影响下,中国的对外收支情况也得到大幅度改善。1至4月份的贸易盈余已经从上一年同期的54亿美元迅速增加到83亿美元。资本收支情况也同样如此,以加入WTO为契机,外来直接投资也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30%左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盈余双双扩大,受此影响,在今年年初四个月,外汇储备增加了216亿美元,四月底的金额已达到2338亿美元的高水平。这一规模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并大约相当于中国一年的进口总额。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正好意味着人民币正在面临着升值压力。假如中国采用浮动汇率制、不采取任何市场干预措施的话,其结果应该是汇率上升,而不是外汇储备增加。

  第三,从最近的汇率走势来看,随着日元对美元反弹,部分亚洲货币也对美元升值。在此情况下,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对贸易伙伴货币的加权平均)正在下降,即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不会马上损害中国的出口竞争力。而且,中国迄今一直批评日元贬值构成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如果这一说法正确,那么,此次日元升值就应该反过来构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了()。

  也就是说,目前经济基本状况的改善,恰好给外汇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大好时机。遗憾的是在任何一个国家(当然也包括中国在内),如果危机没有发生,那么,因不改革而付出的代价就不会马上暴露出来,因此,推动改革的动力总是难以形成。但是,有句成语叫作"居安思危",当局切不可失去这样的机会。

2002年6月7日
>> 日本语原文

脚注

  当然,如果考虑到中日经济互补大于竞争,中国政府提出的日元贬值对中国经济不利的观点就未必能够站得住脚(相关文章:《日元贬值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吗?》)。但是,只要中国的观点被普遍认为是真实的,那么日元贬值的时候,上调人民币汇率就会面临政治上的困难。

2002年6月7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