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实施长假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中国每年有三个长达一周的休假,除了刚刚过去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另外两个分别是春节和十月的国庆节。如果加上1995年实施的每周双休制,中国人每年的休假日数已经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增加休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二是通过扩大娱乐等消费,带来刺激景气的"假日经济"效应。然而,与政府的这种愿望相反的是实施长假并不能推动生产的扩大。

  认为只要增加需求,经济景气就会好转的观点来源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其立足的前提是类似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时,供给因素并没有制约景气规模的扩大,相比之下,中国的"假日经济"显然尚未满足这一条件。休假增多,意味着劳动时间缩短。由此而带来的结果是国民生产乃至国民收入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由于整个经济蛋糕变小,其缺口最终要么转嫁给劳动者,要么转嫁给企业。

  倘若转嫁给劳动者,就意味着家庭收入的减少,从而对消费产生消极影响。当然,由于人们利用连休外出旅游,在外就餐、购物,消费会暂时出现增长,尤其是观光、交通和零售等部分行业直接从中受益。但是,只要工资减少,即使假日期间的消费暂时增加,全年消费仍有可能减少,因为平常的消费很有可能因此而受到抑制。如果强行增加消费,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花掉平时的积蓄,要么伸手借钱,最终导致家庭收支状况越发严峻()。

  倘若不减少工资,就只能牺牲企业利润,导致企业投资活动收缩。此外,工资不随劳动时间的减少而减少,意味着按小时支付的劳动成本上升,最终也会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休假的增多直接意味着劳动投入的减少,而家庭储蓄和企业收益的减少,又会使投资乃至资本积累受到限制。其结果不仅导致当前的生产滑坡,还会损害国家和企业未来的发展。

  诚然,发达国家的休假很多。然而,如果因此而产生误解,认为只要增加休假,就能够很容易地成为发达国家,那就大错特错了。经济发展本来就是一个"先苦后乐"的过程,不付出努力就不可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助长"先乐"风气的"假日经济"可能带来"后苦",阻碍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还是一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不足1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要做的事情不是缩短劳动时间和刺激消费,而是每一个国民拼命地工作,为了扩大将来的消费而增加现在的储蓄。

2002年5月10日
>> 日本语原文

脚注

  从宏观上看,在生产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扩大连休期间的消费一时会减少库存,但生产的不足最终只能依赖扩大海外(纯)进口来加以解决。贸易收支赤字不仅因此而扩大(或黑字减少),进而导致对外债务的增加(对外资产的减少)。

2002年5月10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