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与经济学——谈心理健康

第2讲 剔除“个人问题”进行分析

黑田祥子
早稻田大学

山本勋
教职研究员

  在日本,长时间劳动被认为是心理健康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实际上,在精神医学和防疫学的先行研究中,并没有检测出长时间劳动和精神疾病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

  在劳动政策研究进修机构对企业实施的问卷调查中,大约70%的企业回答心理健康恶化的原因是"本人的性格问题"。难道真的应该认为心理健康恶化的原因千差万别,大家没有共同之处吗?

  在传统的经济学实证研究中,把"个人问题"定位于残差和异质性,一直试图使用统计手段剔除个人问题,找出"大家共同的问题"。对于心理健康问题也可以从统计上剔除个人异质性(对精神压力的耐性和性格、家庭环境等),在此基础上掌握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共同因素及其程度。也就是说,作为组织能够采取对策的劳动时间长度和劳动方式等课题与心理健康不佳之间的关系,是可以掌握的。

  我们在经济产业研究所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用跨时2年对大约700人进行的追踪调查数据,在剔除了个人固有因素的基础上,从统计上解析了心理健康状态是否受劳动时间和劳动方式左右。结果发现,劳动时间延长具有使心理健康状态恶化的倾向。

  特别是无报酬加班时间延长,使劳动者心理健康显著恶化。医疗社会学家约翰内斯·西格里斯特提出的"努力——报酬不平衡模型"认为,如果没有与劳动等价的报酬(工资、晋升、雇用保障等),劳动者的精神压力就会升高,我们的解析结果与这个模型具有一致性。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不仅限于个人因素,以无报酬加班为主的劳动时间长度和劳动方式也有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2014年10月23日《日本经济新闻》

2015年2月26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