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系统金融机构发挥作用的定量性评价

植杉威一郎
教职研究员

对政府系统金融机构的评价

  在雷曼危机后的严重经济衰退时期,政府系统金融机构的贷款对企业筹资和业绩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家庭经济或企业等经济主体之间发挥资金中介功能时,公共部门担负着重要作用。其中尤其是由政府所有和经营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政策,对经济中的资金流具有重大影响力。

  日本的特点是有关政府系统金融机构发挥作用的舆论评价大幅度摇摆。2000年代中期,小泉政权在邮政民营化的同时推进了政策金融改革,那时舆论评价政府系统金融机构压迫民间部门的业务,妨碍了高效率的资金分配。其结果致使政府系统金融机构被重组或合并,业务量缩小。但是这种业务缩小的潮流由于大规模的负面冲击而出现逆转,即伴随着2008年发生的雷曼危机及其后的严重经济衰退、以及2011年3月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作为资金供给主体的政府系统金融机构的重要性骤然增加,实际上,政府系统金融系统的贷款额占总贷款额的份额也上升了。

实证性知识见解尚不充分

  关于对政府系统金融机构的评价发生逆转的原因,可以例举出关于政府系统金融机构发挥作用的实证性知识见解很有限。2008年秋季以后的严重经济衰退时期,虽然政府系统金融机构被评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评价依据的定量性知识见解却很少。政府系统金融机构在危机时向什么样的企业发放了贷款?得到这些贷款的企业事后做出了什么样的业绩?是否压迫了民间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对这些疑问很少有具有说服力的回答。

  本文根据这一情况,介绍使用更新过的、大量企业贷款合同数据的研究内容(植杉、内田、水杉2014)。分析对象为日本政策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事业本部(2008年10月以前称为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以下简称公库)实施的贷款。公库的贷款额截至2013年3月底为6.5万亿日元左右,对于银行以外的筹资手段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公库是重要的贷款来源。本研究以1990年代末至现在的公库贷款为广泛的分析对象,但本稿的焦点针对雷曼危机以后的经济急剧衰退时期公库发挥的作用,验证下述几个问题:1)公库在危机时期向什么样的企业发放了贷款?2)得到贷款的企业其后的业绩发生了什么变化?公库是否向事后陷入经营危机的企业发放了贷款?

雷曼危机前后贷款行为的变化

  在2008年秋季发生雷曼危机后的经济衰退时期,公库的贷款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增加了贷款件数,而且向近期业绩不太好的企业也提供了资金。图表1统计了2005年以后公库新签订的贷款合同的企业数,从中可以看出,逐渐减少的新签合同件数在2010年(从2009年4月初至2010年3月底)倍增,2011年也保持了高水平。

  不仅接受贷款企业的数量增加,而且接受贷款企业的属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图标2显示了每年公库新发放贷款的决定因素,从中可以看出,公库以前向利润率高的企业、信用度高而支付利率低的企业、销售额增长的企业发放新贷款,但是这种倾向在雷曼危机后减弱。例如,至2009年,ROA每上升1%,获得公库贷款的概率就增加大约0.6%到1%,但是从2010年以后,ROA同样上升1%,获得公库贷款的概率却只增加0.2%左右。显示销售额增长率和企业信用度的利率,也在2010年的推算中没有对贷款概率产生非偶然性影响。可以认为在严重的经济衰退时,公库提供资金的对象不再只限于信用度高的企业。

图表1:公库新合同件数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公库新签订的贷款合同数*25912037161316211963441932271701
*截至上年3月底尚无贷款合同,从上年4月初至本年3月底期间新签订的贷款合同数

图表2:各个变量对获得公库贷款概率产生的影响程度
新贷款年(t年)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ROA0.562 ***0.925 ***0.792 ***0.767 ***0.947 ***0.233 **0.212 *
支付利率-4.015 ***-3.616 ***-2.577 ***-3.276 ***-1.667 ***0.099-0.865 *
销售额增长率0.115 ***0.162 ***0.198 ***0.091 ***0.100 ***0.0140.012
***,**,*表示每个系数在1%、5%、10%的非偶然性水平时与0的差。
例如,2005年的ROA为0.562,意思是ROA上升1%时,获得公库贷款的概率上升0.562。

利用公库的企业的事后业绩

  接下来的验证课题是,雷曼危机后的公库贷款行为是否反而招致其后许多企业破产。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有必要比较获得公库贷款的企业与虽然没有获得贷款,但财务属性等相似的企业之间,在一方获得贷款后,经营状况出现了什么差异。图表3利用向公库贷款之年(t年)和次年(t+1年)发生的破产(不履行债务)概率,进行了上述比较。

  从图表可以看出,在雷曼危机后的时期里,获得公库贷款的企业陷入经营危机的概率总体上低于没有获得贷款的企业。例如右端的两个数据,2010年利用了公库的企业与没有利用的企业相比,前者在2011年的破产概率比后者低1.5%。如果仅从这一结果来看,可以做出下述评价:雷曼危机后的公库贷款具有减少验证期间的企业破产(不履行债务)的效果。

图表3:公库贷款对企业业绩产生的影响
新贷款年(t年)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t年中不履行债务的企业比例-0.021 *-0.018 *-0.044 ***-0.020 *-0.034 ***-0.019 *
t+1年中不履行债务的企业比例-0.017 *-0.038 ***-0.042 ***-0.061 ***-0.035 ***-0.015 ***
右边第1行的–0.019的意思是,2010年(t年)利用公库的企业与未利用公库的企业相比,陷入不履行债务的企业比例少1.9%。

今后的课题

  根据以上结果可知,在雷曼危机后的严重经济衰退时期,公库向信用度较低的企业也广泛提供了资金。另一方面,获得公库贷款的企业其后的破产(不履行债务)概率低于其他企业。

  为了把此次分析结果与正确的政策方案结合起来,还需要做进一步的验证。应考虑的是危机时采取政策的成本。公库广泛提供资金使企业的资金制约得到缓解。但另一方面,如果因此产生即使遭遇危机也可以得到政府援助的期待,企业放松经营努力的道德滑坡问题就会变得严重。关于这种成本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不良债权比例等贷款方的经营指标中,则需要进一步加以分析。

  此外,除了本次分析结果之外,还针对日本政策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事业本部的贷款,展开了多个从定量上弄清其效果的研究。研究课题包括危机时政策金融的经济福利、1997年至98年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的惜贷对策效果、根据企业问卷调查分析政府系统金融机构的特点、政府系统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机构之间的授信方法比较、2008年以后大规模引进的无担保贷款制度的效果等。笔者期待在这些研究积累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正确地讨论政府金融的作用。

参考文献

2015年7月16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