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金融的实证分析研究

植杉威一郎
经济产业研究所 研究员

  本文主要介绍经济学领域中如何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把握日本中小企业金融现状,以及经济产业研究所和中小企业厅为改善中小企业金融现状做了哪些研究工作。

数据的限制与该问题的解决

  在日本中小企业金融方面,利用企业微观个体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受到一定的限制。与大企业相比,公开上市的中小企业相对较少,人们也很难拿到它们的财务数据,这就是利用企业微观个体数据所进行的分析进展不畅的重要原因。再加上日本并没有象美国NSSBF (全国小企业金融抽样调查)那样展开大规模的调查活动——不仅调查企业的财务报表,还调查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关系方面的定性信息,这也给我们了解日本中小企业金融现状带来了困难。

  目前,中小企业厅已开始着手解决这种数据上的局限。首先是尝试在中小企业白皮书中的调查。为了在白皮书中进行分析,中小企业厅调查室实施了“企业融资环境现状调查”(2001年)、“金融环境现状调查”(2002年)、“企业金融环境现状调查”(2003年)(以下将这些调查统称为金融环境现状调查)。这些调查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用问卷的形式,向15000家企业询问了有关往来金融机构的数量、与主办银行之间的关系、提供担保和保证的情况、所支付的短期利息等方面的事宜,每年有7000~9000家企业对此进行回答。(注1

  在收集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各科目数据方面,几乎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厅金融课主持制作了CRD(信用风险数据库)。它的目的是为大家提供数字数据,以使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从依赖担保转向重视企业财务状况,到目前为止,已存储了近140万家企业的财务报表。该数据库可以有偿用于对中小企业金融实际情况的研究。

对中小企业白皮书中分析的研究

  目前,学者们运用这些新数据已经进行了若干分析。其中尤为全面的是利用金融环境现状调查结果所做的中小企业白皮书(2002、03、04年版)的分析。尽管分析得出的是一些基本情况,但却明确了一直以来都未能从定量角度进行揭示的中小企业金融情况,如,根据企业规模及自有资本比率等的不同,企业所支付的利息有何不同,什么样的企业要提供担保或信用保证,等。此外,由于目前社会上对惜贷以及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议论颇多,因此学者们还分析了主办银行对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所采取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对是否发生过银行拒绝贷款、提高贷款利率、要求追加担保等现象进行分析。

  在白皮书里,几乎都是对各调查年度进行横截面分析,但没有将每年的金融环境状况调查结果进行汇集、作为面板数据来使用。此外,致力明确中小企业金融及银行行为的经济学者的研究表明,不仅是日本,其他国家也都推出了大量的假说,并进行了检验。在进行假说检验时,对研究人员来说,金融环境状况调查的数据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在利用该调查对白皮书以外的内容进行的研究中,本文主要介绍植杉(2004)、植杉与山代(2004)。(注2

对企业间信用与贷款之间关系的分析

  植杉(2004)以金融环境现状调查为基础,对企业间信用与贷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着眼点是,在中小企业中,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换时以迟付货款形式所授予的企业间信用,与金融机构贷款同样,为企业资金周转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下图显示的是,随着企业信用风险的变化,企业间信用的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企业评分与企业间信用、贷款比率的关系

  横轴显示的是民间信用调查机构给各家企业的评分的变化情况。按照2001年到2002年间变化的幅度,将样本分为四个部分。越往左,企业评分越低,表示企业的信用风险越高。在该横轴上,用企业间信用占总资产的比率与贷款占总资产的比率做散点图,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企业信用风险的增大,企业间信用的比率也相应下降,贷款的比率则随之上升,反之,只要企业信用风险有所改善,就会产生相反的情况。

  实际上,上述企业层面的变化,在以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日本所有企业时也表现出了相似的情形。也就是说,经济景气倒退时,企业间信用占日本中小企业所有资产的比例逐步下降、贷款的占比则逐步上升。

  思考这种现象的原因很重要。近年来,针对金融机构的授信行为,一方面,人们批评金融机构惜贷,另一方面,人们又在指责金融机构对因业绩恶化而延期偿还贷款的企业采取减免利息、延展贷款的做法。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与企业间信用的比较来思索一下。

  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有两种假说。其中一种假说,是着眼于提供企业间信用的事业公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这两种主体的特性。例如,事业公司可以通过每天的业务往来切实了解授信企业的状况,能够准确评价和处理破产公司的库存商品。因此,事业公司比金融机构更能做出正确反映交易企业信用风险的授信。另一种假说,是着眼于作为授信方式的企业间信用和贷款的债权性质。企业间信用是伴随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因此能够对实体经济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改变债权金额。但另一方面,即便没有商品交易这种实体面的行为,企业也是能够贷款的,因此贷款这种债权就有可能无法对实体经济的动向快速做出反应。

  在植杉和山代(2004)中,为了验证主体差异的重要性,在同样采用贷款这种授信方式的情况下,对金融机构与其他主体是否采取了有意的差异性贷款行为进行了调查;另外,为了验证授信方式不同所存在的重要性,还调查了同一主体在同时采用企业间信用和贷款的情况下,二者是否存在有意的差别。

中小企业贷款(金融机构、其他机构)与日银短观DI的相关系数和批发业大企业授信(应收债权、短期借出款等)与日银短观DI之间的相关系数

  结论是,如果授信方式相同,那么来自金融机构及其他机构的贷款都呈现出相似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主体做出的授信,企业间信用和借出款与经济景气动向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完全相反。这表明,授信方式的差异,比金融机构及其他机构等主体的差异更能准确解释企业间信用与贷款之间的关系。

  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近年来已从偏重担保的做法中脱离出来,开始进行关系银行的实践。很多金融机构都在与客户企业建立信赖关系,并要求贷款时要对从这种关系中获得的信息加以应用。当然,通过这种方式,有望做出比较确切地反映授信企业信用风险的贷款行为。但是,由于同一主体对同一客户企业进行同样的短期授信时,企业间信用与贷款所呈现的变化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今后金融机构必须认真思考的是,不仅应通过贷款,还应通过票据贴现、应收债权担保融资等各种方式参与企业间信用的流通。

今后的研究

  综上所述,目前利用金融环境状况调查结果已经进行了若干分析,但是,在中小企业金融的现状方面,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得到实证证实。因此,从本年度开始,经济产业研究所成立了以大学教授、金融机构及政府职员等15人左右组成的企业金融研究会(会长:一桥大学教授渡边努先生),拟利用金融环境现状调查及CRD结果,有系统地对中小企业金融展开实证分析。在开始的第一个年头,会员们将分别围绕被追贷企业的存在、企业金融与设备投资和企业退出等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风险和收益均为中等水平的市场的可能性、信用保证及国有金融的作用等课题展开分析。通过该研究会的研究,希望能够弄清中小企业金融的实际情况,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2004年10月5日
脚注
  1. 均为政府统计,研究人员在使用时需要按照统计法进行目的外利用申请。
  2. 此外,细野、泽田、渡边(2004)也利用金融环境现状调查进行了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2004年10月5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