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习近平第三个任期的施政方向
——对邓小平路线的进一步调整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Ⅰ.序

  随着202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二十大”)结束,2012年上台的习近平进入了他的第三个总书记任期,新一届领导班子诞生。

  过去10年,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邓小平路线被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习近平路线逐步取代。这两条路线的差异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涉及政治、外交等方面。在经济方面,邓小平路线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谋求高增长,并且以“先富论”为依据,容忍差距扩大,而习近平路线则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强调政府的作用和内循环。在政治方面,习近平执政期间,取消了国家领导人的任期制和退休制以及集体领导体制,权力集中在总书记一人手中。外交方面,习近平执政以来,中国从现有国际秩序的支持者转变为挑战者,中美摩擦在此背景之下愈演愈烈。

  在新一届政府领导下,从邓小平路线过渡到习近平路线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这意味着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将会受挫,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Ⅱ.习近平进一步巩固“一尊”地位

  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国家。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拥有对国家机构最高层的任命权,是中国的权力中心。中国共产党有党员9671.2万人(截至2021年底),最高层是以总书记为首的中央委员会,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图表1)。中央委员由每五年召开一次的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以下简称“常委”)从中央委员中产生。与上一届(第十九届)相比,新一届(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人数仍为7人,中央政治局委员人数减少一人,为24人。

图表1 中国共产党的金字塔式结构与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组成
图表1 中国共产党的金字塔式结构与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组成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新华社资料制作

  在新一届领导班子,习近平总书记赢得了第三个任期,被视为改革派的总理李克强和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却被包括在卸任的四名常委之中。另一方面,四位新常委李强、蔡奇、丁薛祥和李希均为习近平总书记的亲信(图表2)。一直被看好的下任总理有力人选胡春华不仅没有被提拔为常委,而且在中央政治局委员中落选。新一届领导班子没有明确总书记的继任人选,习近平有可能超越第三个任期,实现更长期执政。

图表2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的新旧交替
图表2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的新旧交替
(注)()内为按2022年10月计算的年龄。<>内为前职。〔〕内是根据公布的政治局常委排名,对2023年全国人大以及全国政协决定人事变动的预测。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新华社等资料制作

  在二十大结束后举行的一中全会上公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人事任命,但国家主席、总理等国家机构最高层任命则要到2023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以下简称“两会”)会议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兼任中央军委主席,蔡奇(原北京市党委书记)任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李希(原广东省党委书记)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从公布的政治局常委排名来看,2023年3月“两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将连任国家主席,李强(原上海市委书记)将出任总理、赵乐际(原中纪委书记)将就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王沪宁(原中央书记处书记)将就任全国政协主席、丁薛祥(中央办公厅主任)有望出任第一副总理。

  预计成为下任总理的李强是习近平任浙江省一把手时的部下,深得习的信任。按照以往惯例,总理都是从有副总理经历的人中选拔出来的,但李强只有在地方政府工作的经历,是否具备当总理的资质还有待观察。

  在经济领域,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兼银保监会主席)、行长易纲已不在中央委员名单(含候补委员)之中,预计2023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后更换。新领导班子中缺乏像他们一样精通经济政策的人才。

Ⅲ.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明的政策方向

  由此可见,通过这次的二十大党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巩固了“一尊”的地位。凭借他手中巨大的权力,习近平将会引领中国走向哪里呢?回答这问题,可以参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所作的报告(以下简称二十大报告)。这里,我们从中挑选出关键词,与2012年胡锦涛在十八大所作的报告进行比较(图表3)。

图表3 两次党代表大会报告关键词比较
——二十大(2022年10月)VS.十八大(2012年11月)
[ 図を拡大 ]
图表3 两次党代表大会报告关键词比较<br />——二十大(2022年10月)VS.十八大(2012年11月)
图表3 两次党代表大会报告关键词比较
——二十大(2022年10月)VS.十八大(2012年11月)
(注) 1.跟据新华社发布的通稿制作。
    2.十八大报告全文约29,000字,二十大报告全文约32,500字。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新华社通稿制作
(注) 1.跟据新华社发布的通稿制作。
    2.十八大报告全文约29,000字,二十大报告全文约32,500字。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新华社通稿制作

  在10年前的胡锦涛报告中,“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等经济用语频繁出现。相比之下,习近平在这次的报告强调了“国家安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意识形态”等政治性很强的内容。

  在国家安全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二十大报告中表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注1

  在意识形态方面,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经济方面,“高质量发展”、“国内大循环”、“共同富裕”和涵盖这些概念的“中国式现代化”等关键词备受关注。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特征: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2)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5)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此外,报告还列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九项本质要求。
  (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实现高质量发展
  (4)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5)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6)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8)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9)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其中,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定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坚持高度对外开放,以推进“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方式(注2)。具体来说,有机衔接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方结构性改革,强化“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公信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经济体系,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重点,着力提升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有效实现经济的质的飞跃和量的合理扩张。

  此外,二十大报告还指出,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要完善分配制度。具体来说,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市场主导的)初次分配、(财政和社会保障等政府主导的)再分配、(由民间捐赠、公益事业等受道德引导的)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2)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提高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3)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4)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在二十大报告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赋予自己的使命,但西方国家却对此高度警惕,例如,将“中国式现代化”的九项本质要求中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发展人民民主”等看作中国是异类的证据。此外,西方国家还担心中国试图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改变世界秩序,并且通过“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输出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

  由于在经济上以及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对立的加深,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摩擦不断加剧。实际上,美国拜登政府在2022年10月12日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将中国定位为“唯一有能力和有意愿改变国际秩序的竞争者”,并谋求通过加强与其盟友合作在与中国竞争中取胜。

Ⅳ.从邓小平路线转换到习近平路线

  摸索中国未来政策走向,不仅要密切观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愿景,也要印证其迄今已经采取的具体措施。回首习近平执政的10年,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邓小平路线,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习近平路线所取代。政策调整的范围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还涉及政治、外交、军事、港台等问题。

  首先,经济方面,以市场化、全球化为核心的改革开放出现了倒退。
  (1) 在经济增长方面,邓小平路线追求通过高增长扩大经济规模。相比之下,在习近平执政下,政府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
  (2)关于市场和政府的作用,邓小平路线强调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作用,把经济改革的中枢放在市场改革上。相比之下,在习近平执政下,政府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尤其重视产业政策和国家创新体系。
  (3)在收入分配方面,邓小平路线下,政府优先经济发展,以“先富论”为依据,容忍差距扩大。相比之下,在习近平执政下,政府着重消除贫困以缩小差距,旨在实现“共同富裕”。
  (4)关于所有制,在邓小平路线下,作为市场改革的一环,政府通过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促进国有企业的退出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国退民进)。相比之下,在习近平执政下,政府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有企业,同时收紧对民营企业的监管。因此,“国进民退”现象凸显。
  (5)在对外开放方面,中国沿着邓小平路线,长期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并通过加入世贸组织推动经济全球化。相比之下,在习近平执政下,为美中脱钩做准备,政府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核心的“双循环战略”,减少对国际循环的依赖。

  在政治方面,在邓小平路线下,反思文化大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实行最长两届十年任期制和68岁退休制度,建立了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为核心的集体领导体制。相比之下,此次习近平在69岁第三次当选总书记,表明任期制和退休制实际已经被废止,可能实行领导层终身制。权力也集中在总书记手中。

  此外,在外交和军事方面,直到胡锦涛执政时期(2002-2012),中国一直奉行韬光养晦的战略,同时尊重现存的国际秩序,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相比之下,习近平执政以来,中国强调自我,凸显强硬的外交姿态。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标志,旨在建立以自身为主导的国际合作机制。此外,中国还通过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加强军事力量,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其目标是“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在港台问题上,1997年回归后的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中国政府也承诺“一国两制”原则对台湾适用。但随着2020年港版国安法实施,重点从“两制”转向“一国”。此外,在维持“港人治港”原则的同时,增加了一个新条件:“爱国者治港”。在台湾问题上,习近平执政下的中国政府也表现出较强硬的态度。此次二十大报告明确表示“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同时修改后的党章强调“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

  由此可见,中国的大政方针正在从邓小平路线转向习近平路线。党的二十大以后,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其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Ⅴ.回归改革开放是经济复苏的前提(注3

  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到习近平上台的34年间(1979-2012)实现了年均9.9%的高增长。然而,在习近平执政的过去10年里,年均增长率已降至6.2%(图表4)。这其中除了少子老龄化和新冠疫情危机的影响外,还有改革开放倒退导致的内外环境恶化。如果不回到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中国经济就很难恢复活力。

图表4 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变迁
图表4 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变迁
(出所)笔者按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制作

2022年12月27日登载
>> 日本语原文

脚注
  1. ^ “第二个百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2049年)。 “第一个百年”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2021年)。
  2. ^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于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被提出。其中,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协调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绿色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开放是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共享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
  3. ^ 与日语原文相比,这一节增添了2022年的经济增长率数据。

2023年2月1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