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19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发挥劳动力丰富、工资低的优势,依托高度依赖海外技术、零部件以及市场的加工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近年,不仅劳动力由过剩变为短缺,还因海外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和美国对华实施脱钩政策,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国际循环”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对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双循环”战略。将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预计“双循环”战略将成为讨论的重点。
什么是“双循环”战略?
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了“双循环”概念。其具体内容在此后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上逐渐明确。以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1日企业家座谈会以及8月24日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讲话相关内容的概括。
“双循环”战略旨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中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中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在实施“双循环”战略的过程中,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还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当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由此可见,“双循环”战略的实质是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从供需两方面减少对以贸易为主的国际循环的依赖,加强由生产、销售、流通和消费形成的国内循环。其核心内容是扩大以消费为主的内需,以及旨在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力和产业升级的供给侧改革。
提出“双循环”战略的背景
“双循环”战略提出的背景是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国际循环的局限性暴露无遗,以及支撑国内循环的中国大国优势日益突出。
1)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国际循环的局限性
中国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循环的中心一直是“加工贸易”。出口企业采取的商业模式,在技术和资金上高度依赖国外,还大量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将在中国加工的成品出口到国外。
从显示供应链各环节(工序)附加值的微笑曲线来看,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只有“下巴”,也就是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图表1)。发达国家的优势主要在于具有高附加值的供应链上游(研发、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下游(销售和售后服务),而中国擅长的加工组装位于中游,附加值很低。
原先,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加工贸易蓬勃发展,给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随着中国产品在国外市场份额的增加,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然而近年,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陷入困境。
首先,由于少子老龄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枯竭,中国劳动力从过剩变为短缺,工资也不断上涨。结果导致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下降。
其次,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一些企业为避免美国实施的制裁和追加关税,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海外。
还有,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后,中国面临着来自供需的双重压力。 海外销售市场陷入低迷,而国内部分零部件供给不足。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对GDP比)从2006年的峰值64.2%下降到2019年的31.8%(图表2)。而且,加工贸易在进出口中的比重都在下降(图表3)。尤其加工贸易在进口比重中的下降幅度比出口更为明显,这反映了加工贸易的附加值比率在不断提高。
2)中国的大国优势
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14亿人口,而且GDP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相当于美国GDP的67.0%(均为2019年数据)。这些都为促进国内循环提供了有利条件。
首先,正如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的那样,“分工受限于市场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生产规模的扩大则会深化分工,促进专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由于得益于市场扩大和工业化的良性循环,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制造业规模(以附加值计算)在2010年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其次,巨大的国内市场,有利于大企业的发展。大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来加强竞争力。美国《财富》杂志每年公布的“财富全球500强”,中国企业的数量年年增加,2020年达到120家(不包括香港和台湾企业),紧追美国的121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有企业仍占多数,而2007年没有一家入围的民营企业,2020年增加到28家(图表4)。
再次,巨大的国内市场,有利于创新。创新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但研发需要投入巨资,具有较高风险,因此如果市场规模过小,就无法获得相应收益。中国不仅市场迅速扩大,而且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理工科研发人才也不断增加。中国利用这一优势在创新方面积蓄力量。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国INSEAD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对各国的创新能力及其成果进行排名,联合发布了“2020全球创新指数”。 中国在13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十四,超过日本(第十六)(图表5)。在同一报告的世界科技产业集群排名中,深港广排名第二,北京第四,上海第九。《自然》杂志发布的“自然指数”(根据各国在主要科学杂志上刊登的论文数量等计算)显示,中国近年排名迅速上升,2019年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
推动“双循环”战略的措施
“双循环”以国内循环为主体。要推动国内循环,就要努力扩大以消费为主的内需,同时加快供给侧改革。
扩大内需方面,2008年雷曼危机之后,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为中心,中国实施了高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措施。但这次,中国政府为推动国内循环,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尽管中国的居民消费对GDP占比从2010年的谷底34.6%回升,但2019年仍停留在38.8%,这在主要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如能采取积极措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中国消费低迷的最大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巨大。事实表明,中国长期以来,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和农村与城镇的人均收入比紧密联动(图表6)。 此外,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房价暴涨导致家庭还债负担加重,这也是阻碍消费的原因之一。要扩大消费,就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中国政府在供给侧改革方面的方针
首先,必须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将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民生活的重要领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推进将民间资本引入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完善支持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加强保护民营经济和农村土地等各类产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并改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执行等,以确保市场公平竞争(注1)。
在此基础上,必须用创新来提高生产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努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换生产力的速度,加强供应链。发挥企业创新力量,构建科技、教育、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还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注2)。
在注重国内循环的同时,中国还要继续积极实施对外开放,以保持国际循环的活力。在2020年8月24日举行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当前,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前景有不少担忧。我们认为,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之间的调整
除推动国际和国内循环以外,“双循环”战略还要对国际和国内循环进行调整,其重点是摆脱传统的加工贸易。从供应链来看,主要将上游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采购地和下游商品销售地从海外转移到国内。
商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供应链上环环相扣,如果某些环节的零部件供应中断,就会使整个生产陷入停顿。因新冠疫情造成的供应中断和美国对部分中国企业的出口限制,使这个问题凸现。因此,要加强供应链,就应减少对关键零部件进口的依赖,提高国内采购的自给率。
半导体是中国供应链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195亿美元,今占全球1250亿美元市场的15.7%。其中,中国本土企业的产量仅为76亿美元,其他都是台积电、SK Hynix、三星和英特尔等外资企业生产的(注3)。在中美高科技战中,美国最有力的武器就是限制向华为和其他中国企业供应半导体。对于中国来说,扩大国内半导体生产体系是产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为了实现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除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资源外,还必须与海外开展合作,引进技术和设备等。许多跨国企业也像中国企业一样,为扩大在中国国内的销售,正在加强包括供应链在内的中国本土生产能力。
一方面,将产品销售地从国外转到国内,可以同时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由于保护主义的滋长和全球经济的长期低迷,中国出口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新客户,开辟新路。近年迅速普及的网上购物,提供了便捷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可以因此拥有更多选择,包括获得更优质的产品。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能降低商品价格,提高质量,也有利于消费者。所以,出口转内销,不仅能增加消费,还有助于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供应链方面的这种调整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以中国国内生产替代上游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进口,有可能降低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同时,中国以在国内销售的方式替代下游成品的出口,将为东盟国家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扩大其在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份额带来机遇。
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
在推动“双循环”战略的过程中,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效果值得期待。首先,如果国内循环得以加强,就能扩大以消费为中心的内需,实现产业升级,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就会进一步增强,更多外资企业将会努力扩大对华出口和在华生产与销售。其次,通过推动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循环,也会增强国内循环。其中,通过对内和对外直接投资引进海外技术,更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对中国来说,因为已经很难从美国引进技术,所以加强与日本、欧洲等其他先进国家的合作显得越发重要。
2020年10月14日登载
>> 日本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