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2020年之前中美GDP就可能发生逆转——关键在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向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上升,以美元计算的中国GDP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很可能在2020年前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人民币升值使中美两国的GDP差距迅速缩小
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中国的GDP规模为3,034亿美元,只有美国的10.9%,但2011年就已上升至美国的48.4%,中美GDP差距大幅度缩小(参见图1)。不过,缩小的速度在各个时期大不相同。实际上,中国GDP(换算为美元)与美国GDP比(中美GDP比)从1980年到1986年曾经有所下降,其后虽然有所回升,但一直到1996年才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进入21世纪以后,尤其是中国于2005年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后,中美GDP比上升的速度开始加快。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和中国的政府统计制作
为了弄清这些变化的原因,笔者将中美GDP比的上升率分解为三个因素,即:①两国的"实际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之差;②两国的"GDP平减指数上升率"之差;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上升率(参见表1)。把其中②两国的"GDP平减指数上升率"之差和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上升率加在一起,就等于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的上升率。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的结果,两国的"实际GDP增长率"之差比较稳定,中美GDP比上升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 上升率、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上升率的变化引起的。特别是截至1995年的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的下降,压低了中美GDP比的上升率;与此相反,2006年以后,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上升(年率7.2%),把中美GDP比的上升率抬高到年率16.6%的高水平。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和中国的政府统计制作
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化促使实际汇率上升
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从长期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主要反映了中国发生了下述结构变化。
首先,劳动力从过剩迅速变为短缺。一般来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贸易品部门(工业)生产率的上升不仅会提升贸易品部门的工资水平,而且还会提升生产率几乎没有上升的非贸易品部门(服务业)的工资水平。在贸易商品部门,即使工资会随着生产率的上升而上升,工业品的价格也不上涨。然而在非贸易品部门,比生产率上升幅度更高的工资则会带来服务价格的上涨,进而提高一般物价和实际汇率(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但由于中国农村地区长期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所以即使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有所上升,工资也少有上涨。然而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的消失,经济的快速增长终于开始通过工资的增长推动了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的上扬。
其次,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缺乏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供给)导致了出口价格下降和贸易条件恶化,从而一直压制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的上扬。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在不断得到加强的同时,海外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出口价格由此上涨、贸易条件也有所改善,从另一方面推动了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的上扬。
人民币升值使中美GDP逆转的时间提前
在2009年出版的拙著《China as No.1》(东洋经济新报社出版)中,笔者以2008年的中国GDP(美国的31.6%)为基数、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大幅度超过美国(至2020年为年率8%、2021年至2030年为6%,美国各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为2.5%)、以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每年上升2%为前提进行了试算,得出中国的GDP规模将在2026年超过美国。然而,从2009年至2011年,中国的GDP(以美元计算)增长速度大幅度超过了当时的预测,而且今后的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的上升有可能超过年率2%。因此,在这里以2011年的中美GDP比(48.4%)为基数,再次对两国GDP逆转的时间进行推算。
首先,关于经济增长率,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消失,持续了30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将难以维持。但是,从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恩格尔系数、人均消费电量等经济指标来判断,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依然比发达国家落后40年左右。因此,可以从外国引进的技术还很多,可以通过产业升级提高生产率的余地还很大,只要能发挥这些后发优势,就可以暂时保持高于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因此可以认为,上一次计算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前提至今仍然有效。
如果以与上一次相同的汇率(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每年上升2%)和经济增长率为前提进行试算,中国的GDP规模将于2022年超过美国(参见图2)。但是,2006年以来的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的上升幅度已经达到7.2%,假如今后仍然保持这一升速,那么按照笔者的试算,中美GDP逆转的时间将进一步提前至2017年。无论哪种情况,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已经为期不远。

(资料来源)2011年的数据是根据美国和中国的政府统计制作
2012年3月13日
>> 日本语原文
- 相关文章
-
- 2009年9月24日《China as No.1》
2012年4月11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
-
习近平第三个任期的施政方向
——对邓小平路线的进一步调整2023年2月 1日[实事求是]
-
中国少子老龄化加速
——与日本比较2022年12月21日[实事求是]
-
2022年中国经济持续低迷
——房地产市场走势和新冠对策备受瞩目2022年2月24日[实事求是]
-
中国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在于提高农村收入和推行再分配改革2022年1月19日[实事求是]
-
中国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
——以蚂蚁集团和滴滴出行为例2021年10月28日[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