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倍受关注的通货膨胀走势——乐观论与警惕论交错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2007年11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上一年同月相比上涨了6.9%,创11年以来的新高。围绕通货膨胀的预测,乐观论与警惕论交错在一起,当局似乎更倾向于后者,加强了货币政策从紧的姿态。

认为通货膨胀短期即会结束的乐观论

  乐观派基于以下理由,认为通货膨胀是暂时现象,今后不会加剧。

  首先、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价格上涨,如果将此因素除外,通货膨胀率将停留在低水平上(图1)。食品价格容易受气候等因素左右,尽管波动剧烈,但持续性上涨的可能性低。实际上发达国家在制订及实施货币政策时,重视的不是消费者整体物价,而是除去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货膨胀率。

图1 对通货膨胀影响极大的食品价格上涨
图1 对通货膨胀影响极大的食品价格上涨
(资料来源)根据Wind咨询的数据编制

  第二、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加快,由此可望起到抑制进口价格上涨的效果。中国对以石油为首的原材料的进口依存度高,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某种程度上能够通过人民币升值得以抵消。

  第三、从经济同期循环的观点来看,中国经济正在逐步从过热状态向“软着陆”过渡。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的大背景下,预计国外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乃至中国的出口都将放缓。

  最后、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明显,产品的供给依然超过需求。即使工资、原材料价格等投入成本上升,也难以转嫁到产出价格上。

担忧通货膨胀加剧的警惕论

  与此相对,对通货膨胀持谨慎态度的谨慎派基于以下理由,认为价格上涨不会仅仅停留在食品上,发展到全面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极大。

  首先、食品价格暴涨与其说是气候原因,还不如说主要反映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引起耕地急剧减少的事实。另外,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以玉米为原料的作为替代能源的燃油酒精倍受注目,因此大量耕地转作出产玉米用,这一举措同样引起粮食价格暴涨。这一倾向将在中长期持续下去。

  第二、可能产出通货膨胀与工资上涨的恶性循环。中国尚属于恩格尔系数偏高的发展中国家。实际上食品在CPI中所占的比重为33.6%,远远高于美国的13.9%、欧元圈国家的19.6%、以及日本的24.5%。食品价格上涨直接意味着实际收入下降,极有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为了防止出现这一现象,只能允许货币工资上涨,但是这样做将推动生产成本上涨,加速通货膨胀。

  第三、位于供应链上游的以石油为首的资源价格上涨尽管具有时滞效应,但最终会波及到下游的生活资料。从实际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来看,这一倾向已经十分明显(图2)。除此之外,作为在要素价格中反映成本的市场改革的一环,预计水价、电价等也将分阶段提高。

  最后、通货膨胀始终是货币现象。当局为了抑制人民币升值过快所进行的外汇市场干预(买入美元、卖出人民币)将使货币供给激增,进而带来强烈的通货膨胀压力。只要当局不停止干预,换言之,只要不采用意味着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完全浮动汇率制,这样的状况就不会发生改变。

图2 上涨趋势强烈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图2 上涨趋势强烈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资料来源)根据Wind咨询的数据编制

从“稳健”向“从紧”转变的货币政策

  当初当局对通货膨胀的估计过于乐观,将2007年的消费者物价上涨目标定位在3%(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第10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2007年3月5日)。然而,之后通货膨胀加剧,呈现长期化的倾向,中国人民银行也加强了对通货膨胀的防范。中国人民银行在11月8日公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1)食品价格上涨很有可能引起物价全面上涨;(2)能源价格上涨压力没有得到缓解;(3)劳动力供求关系矛盾突出,工资成本上涨加剧通货膨胀。

  基于这种情况,在决定2008年的经济政策基本方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7年12月3~5日)上,政府同样强调“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地说,“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货币政策由以前的“稳健”向“从紧”转变。

2007年12月25日
>> 日本语原文

2007年12月25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