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日渐趋冷的中国汽车市场——各公司已经开始调整投资计划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中国汽车生产规模急剧扩大,2003年达到444万辆(比前一年增长36.6%),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除了日本丰田、本田和日产等外资汽车厂家的进入和设备扩容等供给因素之外,资产者阶层的壮大和经济繁荣也从需求方面推动了这股汽车热潮。预计到中国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以日本为首的各主要厂家都积极地推进各自的增长计划。然而,销售量在2003年迎来高峰之后转入低潮,这股汽车热突然出现了阴影。在此情况下,各公司不得不减产,投资计划也面临调整。

  10月份的汽车销售量为40.5万辆,其中轿车为17.8万辆,与3月份高峰时相比,分别猛减了25.4%和21.1%,轿车产量更下跌了四成。造成汽车销售不畅的最大原因是在政府为解决投资过热问题而加强紧缩政策的过程中,景气走向变得不明朗。此外,最近对汽车贷款的审查也更加严格,加之近来原油价格上涨使保有汽车所需要的维护管理费用有所增大。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由于2005年以后汽车进口数量配额将被废除,消费者采取了等待和观望的态度。在供需失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汽车销售价格也在急剧下跌。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数据显示,2003年和2004年两年可进行价格比较的55个车种的价格在最近的一年里下跌了8.9%。而且在这些车型中,没有一个出现价格上涨。此外,原油价格和钢材价格的上涨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成本,因此对于汽车厂家而言,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然而,尽管汽车市场转入低潮,但当前中国的各汽车厂家都在积极地推进生产能力的扩大。如果按照这些计划进行投资,到2007年,中国国内的汽车生产能力将达到1100-1200万辆。如果仅靠国内需求来消化这些产能,那么就需要需求每年平均增长40%。可是,即使再乐观地预测,2007年预计的需求量也不过为约700万辆。即使如此,预测的增长率也达到年平均17%,如果以此预测为基础,三年以后就将出现每年400-500万辆的生产能力过剩(朱敏,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1月25日)。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继续推行其计划。如果汽车市场低潮期持续下去,它们不得不作出某种程度的计划调整。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为减少库存已经在7月中旬实施了临时停工措施。而且,大众已经表示在2004年12月年度结算时中国业务的营业收益减少将不可避免,进而宣布11月以后调整对中国的业务,将今后两年的投资金额削减22%。

  但日本的汽车厂家尚未出现放慢进军中国的势头。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大厂家先后宣布今后三年把在中国的生产能力由现在的约70万辆扩大到约150万辆的生产翻番计划。在这三家之外,三菱汽车在进入2004年下半年以后宣布提高在中国的合资生产公司的出资比率,铃木也宣布了在合资业务上的生产扩大计划。在供给过剩已经不可避免的今天,日本企业也不得不重新探讨其对华投资计划。

图 汽车销售数量(2000年1月-2004年10月)
图 汽车销售数量(2000年1月-2004年10月)
(出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表的数字绘制

2004年12月14日
>> 日本语原文

2004年12月14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