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中国国内赞成人民币升值的观点不断涌现——摸索软着陆方式已经开始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日美欧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高涨,而中国的媒体则把这一要求视为企图阻止中国经济发展的阴谋,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但是,时至今日,诸如经济过热等,由于勉强维持目前汇率所产生的弊端日益明显。在此情况下,在专家们当中出现了包括赞成升值在内的各种各样的观点,政府当局也开始呈现出更加灵活的姿态。

  温家宝总理在9月3日会见美国财长斯诺的时候,再次重申了迄今的政府观点,认为"保持汇率稳定符合中美两国利益",但同时也对汇率的变动保留了回旋的余地。具体而言,就是中国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同时也表明"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收支的状况,推进金融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温家宝总理谈到,中国已经在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尤其有必要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机制,恰恰表明了中国没有必要拘泥于维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作为取代钉住美元的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7月24日的采访时,明确指出"从市场的角度看,扩大浮动幅度是自然的结论"。

  在此情况下,学者们也开始明确提出支持人民币升值。深受政府信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余永定所长在该研究所的机关杂志《国际经济评论》上发表的《消除人民币升值恐惧症》一文值得关注。余所长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与经济的基本层面相比已经偏低,批评了中国媒体流行的反对升值论调。文章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人们担心人民币升值将减少外需,从而对贸易收支和经济增长(乃至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由于中国的进口含量在出口中的比重较高,即使出口减少,对增长率和就业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其次,提高汇率会导致人们对新一轮升值的预期,但是如果不提高汇率也无法保证投机的减少。第三,有人担心升值将加剧通货紧缩,但现实是,为了阻止人民币升值,中央银行通过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已经带来了过剩的流动性,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加大。为了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中央银行正在实施发行债券等"冲消"政策,但为此而支付的利息等成本很高。

  除了余所长之外,也有一些学者支持升值。清华大学的胡祖六教授以独立的金融政策、资本的自由移动和固定汇率三个目标难以同时实现这一"国际金融的三体一体说"为根据,主张在资本移动日趋活跃的今天,为了维持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应该放弃目前实质上的钉住美元政策(《中国需要对汇率制度进行根本改革》,清华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动态》,2003年6月9日)。此外,就汇率的稳定问题,也有观点提出应以"实效汇率"通盘考虑,不仅仅对美元稳定,还应考虑对日元和欧元等主要货币的稳定(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陈明星、对外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副教授施丹著《稳健的汇率政策有助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新浪财经》,8月4日)。在当前美元对日元和欧元正在贬值的情况下,稳定实效汇率,就得提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这些学者的观点既不同于中国的媒体,又不同于海外的媒体,却与我在本栏目中的一贯主张非常相近(注)。

  由于中国表现出松动的姿态,因此可以预料今后旨在实现人民币升值问题软着陆的动向将日趋活跃。政府考虑到不给国民以屈服于外国压力的印象,就必须在今后变更汇率的时候,向国民说明这样做不是为了日美欧等国家而是为了中国自身。这样的理论根据,很多经济学者已经准备好了。这种"人民币升值期望论"在中国目前虽然还只是少数派的观点,但是当它们在反映政府意志的媒体中成为主流的时候,人民币的升值或许就已经为期不远了。

2003年9月5日
>> 日本语原文

脚注

在《中国经济新论》上发表的拙著《为什么人民币需要升值?——中国才是真正的受益者》一文的中文版刊登在经济学专业杂志《比较》(第七期,2003年7月)上。

2003年9月5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