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从《通商白皮书》看日本的对外开放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中国自70年代末以来,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日本却经历了“失去的十年”,至今尚未出现复苏的迹象。在此情况下,日本的官方与民间为了激活经济,正在努力通过国际化加速自身的改革。迄今为止,日本经济的国际化主要表现为产品、人才和资金向海外流动,近年来,这些资源反过来从海外流向日本国内的动向日趋活跃。最近发表的2003年度《通商白皮书》重点介绍了日本摸索“对外开放”的情况。

  首先,迄今为止一直比较低调的对内直接投资,近年来成为政府奖励的对象,并以“企业的合并与收购”(M&A)为中心不断增长。直接投资可以引进技术和经营技巧、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技能开发,并通过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消费者利益,所以人们期待以引进直接投资的方式带动日本经济的复苏。当前,如同白皮书具体介绍的那样,类似法国雷诺收购日产等不断取得巨大成果的事例层出不穷。日本的对内直接投资近年来虽然在增加,然而从数额来看,仅占GDP的1.2%,远不及美国的25%。与此同时,在日本国内持续不景气的情况下,一部分外资企业纷纷缩小业务规模,并且已经出现撤离日本的先例,因此,前景尚不容乐观。

  其次,就接受外国工人特别是专业和技术工人这一问题,白皮书也提出了非常积极的主张,认为“将有助于经济活动升级,基本上可以促进经济的复苏”。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与对内直接投资一样,在接受劳动力问题上,日本仍处于发达国家中的最低水平。IT等尖端领域为了弥补国内人才不足,积极地运用印度等海外人才,这不失为一种方案,但落后于时代的大学教育不能提供新兴产业所需人才的现状必须要加以改变。美国通过接受留学生,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日本的大学由于缺乏国际竞争力,既没有发挥出培养国内人才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出吸收海外人才的职能。

  至于对外直接投资,白皮书指出,日本企业的收益率远远低于美国企业,尤其是当地市场参与型的投资收益率一直很低。究其原因,很大程度缘于日资企业在经营本地化方面严重滞后,没有招揽到优秀人才。实际上,最近发表的以中国大学生为对象的抽样调查显示,作为在外国企业中最受欢迎的工作岗位,美国企业独占鳌头,却没有一家日本企业能够进入前十名。在研究开发等高科技领域和市场营销方面,人才是决定事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推进本地化已经成为日本企业迫在眉睫的课题。

  由此可见,虽然白皮书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宣传对外开放取得进展的情形,但实际上只不过在一部分领域出现变化迹象而已,尚未取得巨大成果。要实现整个日本经济的复苏,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速结构改革,形成良性循环。如同白皮书所强调的那样,通过构筑“东亚商务圈”,充分运用中国等近邻各国的活力,无疑是一个契机。

2003年7月4日
>> 日本语原文

相关文章

2003年4月2日 《为什么日本企业不受青睐?》

2003年7月4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