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与产业空洞化问题——应区分不同类型直接投资的影响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近年来,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多被认为成是国内产业空洞化的原因,而其中对华投资的问题尤为突出。如果市场经济运行良好,企业的海外投资应有助于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如果出现了空洞化,就应该从国内过多的限制和贸易伙伴的进口壁垒等对市场的干预中寻找原因。

  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重视生产成本和出口型,另一类是回避贸易壁垒和摩擦型。相对前者而言,后者更容易导致产业空洞化。重视生产成本和出口型的直接投资的目的是通过确保在海外的有利的生产要素来削减生产成本,强化出口竞争力。例如,很多日本企业为寻求廉价劳动力而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其产品不是在当地销售,而主要向日本或者第三国出口。这类投资能够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对投资国和投资接受国恰好是双赢游戏。而回避贸易壁垒和摩擦型的直接投资是在本国出口受到对方国家的进口限制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进行的。由此而形成的分工体制背离了投资方和接受方的比较优势,造成了资源配置的扭曲。

  日本汽车厂家对中国的投资就是回避贸易壁垒和摩擦型的典型例子。我毫不怀疑中国汽车市场今后将高速增长,然而日本汽车要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可在中国当地生产,从日本出口也应成为一种选择。尽管日本能够低成本地制造品质优良的汽车,然而为了摆脱高关税而不得不在中国本土展开生产。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汽车进口关税将大幅度下调,因此,相比在当地生产,从日本出口应当更为有利。然而,日本汽车厂家竞相进入中国,其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高度评价中国市场的潜力,不过其背后必定隐含着避免与中国的贸易摩擦的战略。而且,如果考虑到在中国当地的生产将替代在日本国内的生产,对日本而言,就意味着就业机会的丧失,其成本非常巨大。

  因此,重视生产成本和出口型的直接投资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它是“好的直接投资”。而回避贸易壁垒和摩擦型的直接投资则可能带来生产效率的低下乃至国内产业的空洞化,它是“坏的直接投资”。令人遗憾的是在围绕日本的空洞化问题的讨论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意见却正相反。也就是说,一旦那些在日本已经不再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将其工厂转移到中国,而造成从业人员被解雇,它便会作为严峻的空洞化问题而被大写文章。但是汽车行业等日本尚拥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进入中国,建立工厂,反而被评价成是“努力开拓市场”,正因为如此,在国内丝毫听不到任何反对的意见。这种对直接投资本质的错误认识,不仅导致日本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夕阳产业,同时还延误了他的产业升级。

  日本政府应在把衰退产业积极地转移到海外的同时,通过构筑自由贸易协定(FTA)来确保宽松的出口环境,使得本来享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不致为了避免贸易摩擦而被迫外移。11月初,在金边举行的中日韩首脑会议上,中国提议缔结三国自由贸易协定,遗憾的是日本的媒体将此提议说成是“日中两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对主导权的争夺”,讨论自始至终停留在这种低层次上,对中方的提议普遍持消极的态度。而日本希望将拥有竞争力的产业保留在国内,避免出现空洞化,就不应推迟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

2002年11月8日
>> 日本语原文

2002年11月8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