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跨越式”经济增长?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经济增长时期。特别是在近年来IT革命浪潮的影响下,不仅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一部分IT产品也开始具备了国际竞争力。有人指出,通过对IT等新技术的运用,中国可以跨越其他国家走过的漫长的工业化历程,在短时间内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在日本,认为中国经济将出现这种“跨越式”发展的观点正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大部分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则对此持否定态度。

  他们持这种观点的理由首先是因为中国迄今为止进行的两次跨越式尝试均以失败告终。第一次尝试是50年代由毛泽东发动的“大跃进”。当时,中国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是用10年赶超英国,用20年赶超美国。但是,目标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还搭上了数百万人的性命,最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第二次是70年代邓小平掌权以前的“洋跃进”。当时,华国锋政权提出从海外进口最先进的设备,全面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结果,不但进口的设备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反而还白白地浪费了大量外汇。

  冷静地想一想,其实原本就不存在越是高科技越好的经济法则。在中国,产生利润的产业未必都是高科技产业,相反大多数都是低技术产业。要想在中国赚钱,不管是当地企业还是外资企业,良好的经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其对中国的优势即比较优势能否充分地加以利用。提到中国的优势时,很多日本人都会认为是高科技产业,其实目前仍然依靠“人海战术”的领域优势最强。在高科技产业方面,日本依然拥有比较优势,而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中国能够发挥其优势。而且在广大农村地区,据说目前仍有二、三亿人的剩余劳动力,受其影响,即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整体工资水平也不会增长太快,其竞争力仍可得到维持。

  当然,这并不等于要否定在特定的领域内存在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如果优先发展某一产业,并将资源向特定领域倾斜,也会取得相应的成果。比如,在火箭开发方面,中国的技术已远远超过日本。除了受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吸引外,为了克服中国保护国内市场而实行的高关税壁垒,外资企业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投向中国的事例也已屡见不鲜。但是在评价投资效率的时候,还必须综合考虑机会成本因素,即如果把同样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投向其他领域,又会取得怎样的经济效益。遗憾的是,也许是由于中国的领导层大多来自于工程技术人员而非经济学者的缘故,无视经济效益而盲目追求高技术的项目随处可见。

  在所谓的新经济中,最重要的财富不是最先进的技术或者设备,而是对这些技术或设备具有创造和运用知识的人才。要想缩短自身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唯有提高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素质,才能得以实现,别无其他捷径可走。教育水平自不待言,提高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以及从海外吸收技术的能力同样必不可少。只要短期内还无法大幅度提高全国整体教育水平,经济发展就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如果结合中国曾亲历过的历史和当前面临的现实,显而易见,中国不可能出现跨越式的发展。

2002年4月12日
>> 日本语原文

2002年4月12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