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ETI经济政策观点 第七回

灾后复兴应发挥市场功能

若杉隆平
RIETI研究项目主任、教职研究员

建设日本的长期任务

  重创东日本的大地震和海啸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但是灾区人民生活的复兴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受灾的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且,对如何控制福岛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事故依然束手无策,放射性物质造成的污染一发不可收拾。当地居民失去了安定的生活,整个地区被迫集体避难的居民陷入了更深的苦难之中。一想到这些受灾民众的痛苦,就更需要我们动员全部资源和智慧,争分夺秒地控制核反应堆,阻止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扩大,尽快重建受灾民众的生活基础和产业基础。我们面临的每个课题都非常严重,而且解决这些课题需要大规模的资源,并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迄今为应对紧急事态的时期,确保生命安全是最优先的课题。震灾发生时,没有在通观全局对资源做出最佳分配的信息和富余时间,只能依靠直接发出指示命令。震后不久实施的计划停电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在电力供给能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可预测的大规模停电,除了计划分配电力外暂时找不到可行的办法,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现在有相当多的信息广泛传播,而且,为复兴采取的对策也逐步走入正轨。今后有必要从紧急时期的对策向长期作战的对策转换。

  复兴计划的讨论已经正式开始,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明确目标和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框架。不过,实际工作的是民间部门,是每个国民。复兴的过程必须得到企业和每个国民对该计划框架的共识,作为主体来参与。换句话说,在实行计划的过程中,不是政府部门对企业和国民的行为逐一做出指示,而是应该提高各个主体按照复兴计划行动的积极性。市场所具有的分配功能可以成为实现这种主体参与的有力手段。

市场功能推动供求调整

  据说福岛核电站的严重事故使东京电力公司的电力供给能力减少了百分之十几。供电业是典型的设备产业,电力供给能力受到发电厂供电设备固定能力的制约,实际上为增加发电厂花费了许多时间和资源。而且,供电业是垄断产业,新参与供电市场受到限制,这也成为电力供给能力固定的原因。再加上此次核电站事故肯定会导致其他核电站运行叫停,而且由于需要限制地球温室效应气体,因此又很难代之以使用化石燃料的火力发电。虽说通过日本东西部电力互通等方法,多少改善了震灾时期的电力供给能力不足的状况,但是从今后长期观点来看,不得不以电力供给能力有限为前提,来考虑我们的生活和产业活动的方式。

  据预测,在东京电力公司管辖范围内,今年夏季的电力消费高峰为6000万kwh,电力供给能力有可能短缺10%左右,在现有的电力供给能力下,如何对供求进行调整是复兴中的重要课题。尤其是电力供给问题,高峰时段将会出现供应短缺令人忧虑,需要事先准备好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的节电对策作。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调整供求将左右致力于灾后复兴的国民和企业的行为。

图:通过价格功能调整电力供求
图:通过价格功能调整电力供求

  上图显示了震灾中计划停电时与夏季需求高峰时段的电力供求情况。由于很难增加固定设备(物理性条件),而且垄断使新供电企业很难参与进来(制度性条件),因此电力供给能力具有刚性,电力供给曲线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成为垂直线。电力供给能力从地震前(图中A)向地震后(图中B)下降。

  在电力供给能力范围内控制需求的一个方法是供电量的分配,就是向需求者酌情分配低于电力需求量(图中c-e)的电量(图中d-e),这就是计划停电所采取的方法。但是,在上次实施计划停电时,使人感到不公平,为什么只有东京23个区(部分地区除外)以外的居民被迫接受停电,而且轮流停电很不规则,结果使生产线运转被迫中断,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的企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一般商品,即使暂时实施分配制,只要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分配带来的弊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但是,由于电力缺乏市场性,供电量分配制不得不更加刚性。虽然计划停电作为应急措施可以接受,但是已经有人指出,在今后的复兴过程中,通过供电量的分配来克服持续供电短缺,将会发生许多问题,为了保持供求平衡,应探讨其他手段。

  需求者是多种多样的、具有不同价值观的群体。对于生命线(lifeline)、医疗、教育、产业中的任何一个部门,都很难给电力需求排列优先顺序。如果不能给判断什么时候需要多少电力的需求者选择的自由,就不能成为可持续的制度。而且还必须把需求总量控制在电力供给能力的范围之内。要满足控制总量和各自选择自由两者,供电方不能单方决定供电量的分配,而应充分利用价格功能,因为这样可以反映需求方的自主选择。

  每个需求者根据电力价格是否合算来决定用电。虽然目前的供电量(图中C)比以前增加了一些,但是看来仍然没有达到满足高峰时段的预计需求(图中a-e)水平。如果把高峰时段的电力价格从平时电力价格(Pa)提高到Pb水平,就可以节约用电,分散使用时间,进而向节约电力的替代能源转变。这样,就可以把需求总量控制在电力供给能力的范围之内(图中a→b),使节约电力的对策切实可行。

  长期以来,电价由成本加上适当利润的方法来决定,但是用这种方法不能发挥平衡供求的功能,应以此为契机,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为应对震灾后长期供电短缺的问题,充分利用以价格调整供求关系的功能。这种思维方式已经在一部分夜间电力价格中具体实施,应正式采用新电价体系,以便解决长期电力供给短缺问题。采用新价格体系时,需要提供家庭和企业的最低限度的电力需求,这种价格体系是可以设计的。如果以价格体系为规定条件,让各个主体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当的用电量,需求者就会自己想方设法灵活掌握。利用价格功能比用电量分配制更高效更民主。

高峰时段的价格差应归还给国民

  电费上涨会给需求者带来新的负担,不但要努力节电,还要负担非常时期增加的电费,对此产生反感的人肯定不少。但是,既然提高高峰时段的电价的目的是控制需求,那么需求者负担的增加就不能是为了电力公司增加收入,必须使全社会都理解到这是为了鼓励节约用电。因此,提高电费带来的收入增加部分(图中bgef部分)不能成为电力公司的“不劳而获”,应归还给国民。为此,最妥当的方法是,以高峰时段税的形式,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征税。

  如果把通过高峰时段增收电费获得的税收作为灾后复兴资金的一部分,那么因电费涨价带来的负担增加在实质上就是归还给了国民。这种负担问题是收入分配的问题,应该作为灾后复兴所需要的整个资金负担方式的一环来决定。

共享商品质量信息

  在市场中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共享信息是有条不紊地推进复兴所必须重视的问题。核辐射带来的污染在日本农业水产品以至工业品的安全性方面引起了重大问题。有些商品虽然不是限制上市或限制食用的对象,但也并不能保证完全没有污染。生产方最担心的就是需求方采取什么样的购买态度。这是因为,核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不是以非持续性的有或无来判断,而是根据所受辐射量持续增加,因此很难明确断定商品是“安全”的。

  对于日本的农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者来说,高质量与安全性是国际竞争力的源泉,因此由于本次核污染,对日本农产品和水产品的评价受到损害,这非常令人痛心。由于核辐射是眼睛看不见的污染,因此产品一旦失去了好评,不一定能够轻易地恢复名誉,无论如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重要的是把这段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谣传是消费者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只用一句“那是谣传”来处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识别安全性购买商品的是需求者,因此有必要采取对策消除需求者的疑虑。为此,需要对市场彻底公开信息。

  我们发现,由于公开了有关核电站事故的信息,使国际社会感到日本的应对不够充分。关于日本的农产品和水产品或工业品,必须避免由于需求方得不到充分的信息而做出错误选择的情况。明确标示无污染的安全性,对于日本产品来说是最重要的产品质量标示事项。

  生产者不得不寻找对核辐射物质污染进行检查的机构这样的事态是不妥当的,政府检查机构应对上市的商品是否污染进行正确的检查并保证商品质量,无论国内外都应率先发布信息。如果能够共享正确的信息,购买大宗商品的专业需求者就会在市场采取合理的购买行为,政府部门有义务推动这些行为。

共享供应链信息

  在遭受大地震灾害的东日本,有很多金属和化学等材料产业以及生产汽车零部件、电子零部件的企业。此次地震和海啸摧毁了工厂和业务据点的建筑物、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造成了停产。预定在这个地区生产的材料、零部件和成品停止供货,还导致了以在这个地区生产的产品作为投入的其他地区的生产、或者作为向这个地区生产的产品进行投入的零部件,在其他地区的生产都停产的结果。这一影响不仅限于日本国内,而且给世界生产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遭遇震灾的东北和北关东地区生产成品、零部件和材料,并从事国际交易的企业,对于国外企业来说是外包对象公司。通过此次地震灾,我们发现世界生产向日本关东和东北地区的企业委托了许多外包生产。

  正如藤田昌久先生(4月1日“经济教室”)指出的那样,由于遭受震灾,产品供应可能长期断绝的预测一旦发生作用,世界企业就很有可能把供货源从日本东北和关东内陆地区的企业转移至韩国、台湾和中国企业。而且一旦改变了供货源,以后即使资本设备复原,劳动力返回生产,交易也有可能无法恢复,企业可能被迫退出市场,阪神淡路大地震以后的神户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厂商与需求者之间的信息非对称状况,如果导致了低效的供货源转换,那么不仅对于遭受震灾的企业,而且对于采购方的企业来说,也没有好处。不用说,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应迅速恢复资本设备和确保劳动力。

  雷曼危机已经过去两年多,日本的制造业终于有些起色,2010年下半年的企业业绩出现好转,地震前正是各个企业准备公布去年下半年的良好结算的时期,许多企业都迎来了增加红利的时期。在企业经常利益好转,资金出现富余时期遭遇地震,企业所处的状况比较容易采取措施恢复损坏的资本设备,这一点是不幸中之万幸。然而,世界上对大地震的惨状及核电站事故处理的困难过度渲染报道,对日本企业有充分实力恢复供应链,并且正在恢复的情况却鲜为人知。为了避免由此产生的问题,当事者自不必说,政府和公共机构也有必要向全世界积极宣传东日本的制造业切实地走向恢复过程的情况,明确恢复过程的步骤。这样做对于防止世界的企业由于过分追求眼前利益而失去长远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发挥市场功能与复兴

  笔者希望大地震后的复兴能超越恢复原状,创造新的日本社会。但是,要实施具有挑战性的宏伟复兴计划,只靠政府是无法实现的。依靠政府决策下达指示也并不一定能顺利实施计划。只有居民、企业、地方政府、生产者、消费者站在各自的立场,发挥集思广益的优势,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为此,各个经济主体必须明确所需的条件,保证各自选择采取最合理行动的自由,并被赋予采取行动的激励机制。

  通过此次大地震,我们更明确地发现日本经济已深深融入了世界经济之中,没有与世界的合作,日本的复兴就不可能实现。笔者以电力供求平衡、保护产品不受谣传影响、恢复供应链为例,指出了重视关于价格信息、产品质量信息和交易可能性的信息采取对策的重要性,要想在全球化市场中实现日本社会的创造,就需要无论国内外,生产者与需求者之间共享信息。不要忘记,只有多种多样的主体自由豁达地参与和行动,才能实现复兴计划,笔者热切期待采取重视市场功能的复兴对策。

2011年5月16日

2011年5月16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