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能为国家带来利益吗?

泽田康幸
教职研究员

  安倍晋三首相于3月中旬决定参加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后,情况迅速出现了进展。TPP虽然只是一种地区贸易协定(RTA,请参看关键词),但不仅仅停留在象自由贸易协定(FTA)那样的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上,还要求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等共同规则,因此是一种"高水平"的协定,被称为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为什么以TPP为主的RTA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呢?它是否符合日本的利益以及世界整体的利益?笔者想以近年来的经济学研究为线索进行思考。

◆◆◆

  与TPP并行,日中韩FTA第一次谈判于上月底举行,日本澳大利亚的EPA谈判预计也将于本月底相互妥协并达成最终协议。日、中、韩、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6国与东盟(ASEAN)各国共同缔结5个FTA的东南亚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已经开始进行谈判。这些动向正在全世界范围取得进展(参见下图)。

图:地区贸易协定(RTA)的数量
图:地区贸易协定(RTA)的数量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WTO),累计值

  然而在另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多边贸易谈判却停滞不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安德鲁.罗斯(Andrew Rose)教授在2004年发表的实证研究论文中指出,加入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未必促进了贸易的发展。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托姆斯教授对这个研究再次进行了探讨后指出,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即使有效果也很小,正是这种局限性可能阻碍了谈判的进展。

  与此相反,地区经济一体化正迅速取得进展,日内瓦国际问题高等研究所的理查德.鲍德温(Richard E. Baldwin)教授等人在1993年的论文中弄清了世界各国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陆续缔结RTA的结构,正是这种结构可能成为通向多边贸易自由化的阶梯。

  实际上,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的斯科特.贝亚副教授等人发现了"创造贸易效应",在缔结了FTA的成员国之间,10年期间双边贸易增长至两倍。那么,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从何而来的呢?关于RTA的经济效应,从很早以前就围绕着"创造贸易效应"和"贸易转换效应"这两种效果展开了讨论(请参看关键词)。

◆◆◆

  某个国家一旦没有及时加入RTA,就会痛失出口对象国。因此各国都积极参加RTA,唯恐落后于潮流。关于这种情况,近年来运用博弈理论从政治经济方面进行分析,或者根据企业行为理论,对精密的数据进行解析的实证研究越来越盛行。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吉恩.格罗斯曼(Gene Michael Grossman)教授和美国哈佛大学的埃尔赫南.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教授在1994年的论文中指出,多个业界团体利用政治捐款进行游说活动,形成了对政府的贸易政策产生影响的局面。正如前面提到的鲍德温的论文所指出的,这个研究显示出下述理论性结论。

  一旦某个RTA形成,被这个协定排除在外的非成员国的出口市场就会因贸易转换效应而缩小。其结果,非成员国的出口产业为了确保市场,就会利用政治捐款促进政府加入RTA,政府也会做出回应,这种局面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续发生。

  为了验证这种"多米诺骨牌理论",前面提到的鲍德温教授等人在2012年的论文中,对1977年-2005年的100多个国家的贸易数据进行了精密的解析,结果显示出该理论完全正确,出于对贸易转换效应的恐惧,各国争先恐后地签署了FTA。值得关注的是,该研究找到了严密的证据,证明了国内的政治性动机推动了现实的贸易政策。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是因为贸易可以带来利益。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丹尼尔.伯尔尼霍芬(Daniel. Bernhofen)教授和美国克拉克大学的约翰.布朗教授在2005年发表的论文中,比较了从锁国状态迅速推进经济开放的日本幕府末期和明治维新初期的状况,结果发现,通过"开放国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上升了8-9%左右。那么在现代,还有没有这种贸易带来的利益?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丹尼尔.托莱富勒教授在2004年的论文中验证了1989年生效的美国加拿大FTA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出,虽然在短期内加拿大制造业的就业将减少5%,但平均劳动生产率可以上升6%,可能给经济整体带来利益。这种效果来源于生产率低的企业退出市场,生产率高的企业提高市场份额。

  这样的贸易自由化通过筛选企业使经济整体的生产率得到改善,哈佛大学的马克.梅里兹教授在2003年发表的论文中从理论上提出了这一机制,这个"梅里兹模型"诱发了各种各样的研究。

  例如,加拿大约克大学的阿拉.里莱佛副教授等人在2010年的论文中指出,美加两国缔结FTA,加拿大降低对美国关税的结果是,加拿大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呈现上升。墨西哥自治工业大学的手岛健介副教授在2010年的论文中显示,墨西哥加入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与欧盟(EU)缔结的贸易协定不仅筛选企业,而且刺激企业向研究开发投资,产生了促进竞争的效应。香港科技大学的阿尔伯特.朴教授等人也在2010年的论文中使用亚洲货币危机前后的中国数据,观察到了出口具有提高生产率的效果,称为"出口带来的学习效果"。

  以日本为对象的研究也以经济产业研究所等为中心获得了进展。京都大学的若杉隆平名誉教授和东京大学的户堂康之教授在2011年的论文中指出,开始从事出口的企业与没有开始出口的企业相比,劳动生产率在四年后升高了大约30%。庆应大学的木村福成教授和横滨国立大学的清田耕造副教授在2006年的论文中也在附加一定条件后找到了有关出口的同样效果。

  自从一桥大学的林文夫教授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教授于2002年发表的论文以来,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低迷的原因在于经济整体的生产率下降这一假说成为主流学说之一。如果这个假说正确,那么继幕府末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三次开放国门"加入TPP,或许可以成为通过筛选企业和改善生产率来奠定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石。

  最后,扩大RTA是走向世界自由贸易的台阶?还是绊脚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保罗·克鲁格曼教授在1991年的论文中从理论上揭示出,如果北美大陆、欧洲和亚洲这三大经济板块被分隔开,各国的福祉水平可能降至最低。TPP是包括亚洲和美国在内的巨大的RTA,具有解决这些问题的重大潜力。日本不应拘泥于狭隘的国家利益,需要做的是为全世界的利益发挥领导作用。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关键词

  • [地区贸易协定(RTA)]
      指两国间或仅在有限的几个国家间取消关税等,实行贸易自由化,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贸易协定。具有代表性的协定有要求在地区内实行产品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等。以所有成员国无差别对待的"最惠国待遇"为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一定的条件下允许存在例外。
  • [创造贸易效应、贸易转换效应]
      加入RTA以后,通过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可以消除贸易障碍,在成员国之间创造贸易,这种效应称为"创造贸易效应"。另一方面,从生产效率较高的非成员国进口的产品,由于RTA的限制而改为从生产效率较低的成员国进口,这种效应称为"贸易转换效应"

2013年4月18日《日本经济新闻》

2013年5月23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