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日中关系恶化对经济的影响

伊藤万里
研究员

  在全球性经济下滑风险增大的情况下,日中关系恶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令人忧虑。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日资企业面临急需调整生产的难题,汽车制造大企业决定暂时减产30~50%。根据9月份的贸易统计,对华出口与去年同比减少14.1%,比对亚洲地区的新兴工业国(NIEs)出口(-7.7%)和对东盟(ASEAN)出口(-4.9%)下滑更严重。尤其导致出口下降的汽车(-2.5)、发动机(-1.6)、汽车零部件(-1.0)、钢铁(-1.0)等与汽车相关的产品尤其引人注目。受此影响,9月份的工矿业生产指数比上个月减少4.1个百分点,7~9月份的实际GDP也比去年同期下降0.9%(年率-3.5%),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令人忧虑。

出口急剧下降的冲击下复苏可能缓慢

  雷曼危机以后,日本的出口连续急速下降。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时,在短短的四个月中出口就减少了一半,其后连续14个月与上一年同比为负增长。去年,东日本大地震造成供应链多处中断、停产等,供给能力显著下降,3~7月份的出口与上一年同比连续减少。而且,由于泰国遭遇洪水,当地日资企业停产,从日本进口的零部件和材料供应锐减,10月~今年2月与上一年同比一直为负增长(注1)。

  最近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减半,对日本产品的需求迅速冷却。外国需求急剧下降导致出口减少这一点与雷曼危机时的情况相似。能否改善这种外需下降导致出口减少取决于出口对象地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动向,因此与震灾和泰国洪水等供给能力下降导致出口减少不同,恢复的速度难以预测。

  此外,遍布东亚的生产网络形成的结构性问题也是日本出口疲软的原因。日本向中国和东盟国家提供零部件和加工品等中间产品,主要在中国国内完成终端产品生产后向欧美市场出口。中国向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出口,虽然2011年同比增长了14.4%,但是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今年截止到10月底,累计减少了5.8%(注2)。由此导致中国和东盟对中间产品的需求下降,日本向亚洲出口中间产品也大幅度减少。因此,只要欧美对终端产品的需求不好转,亚洲地区的中间产品贸易下降的压力将持续下去。

日资企业推进本土化对中国经济也产生影响

  在中国进行生产的日资企业减产不仅对日本企业,而且对中国当地企业也会带来影响。这是因为许多日资企业推进本土化,与中国企业之间的零部件和材料的供给及采购非常活跃。根据经济产业省调查海外当地法人活动状况的《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从下图可以看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当地销售比例和当地采购比例都呈上升趋向,特别是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后半期,日资企业的本土化有很大进展。例如制造业,当地采购比例从2001年的43%增加到2010年的61%,当地销售比例也从46%增加到68%。

  这些采购和销售的交易对象虽然也包括当地的日资企业,但与当地中国企业的交易比重最大。该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大陆的日资制造业企业向当地中国企业销售的比例约占销售总额的39%,大于向当地日资企业销售(约占28%)和向日本出口(约占20%)。采购也同样,从当地中国企业采购的比例最大,占43%,其次是从日本进口(占28%),最后是从当地日资企业采购(占20%)。日资企业减产带来零部件供给减少,会使供给对象的当地中国企业生产下降(上游投入产出效果),日资企业减少采购也会使供货源的当地中国企业生产下降(下游投入产出效果)。

中国的日资企业的当地销售比例和当地采购比例
中国的日资企业的当地销售比例和当地采购比例
资料来源:根据经济产业省《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统计表制作

  当地中国企业除了与日资企业的交易减少之外,还会受到经济性影响。有研究指出,外资企业参与中国市场,通过促进竞争和技术知识传播等,会给中国国内企业带来波及效应(技术的外部性)(注3)。笔者与若杉隆平先生和八代尚光先生等以中国国内企业为对象,对波及效应的有无和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Ito et al.,2012)。结果表明,外资企业不仅向当地中国企业传播了知识,使发明专利件数增加,而且为下游产业的当地中国企业带来了改善生产效率的效果。日资企业的减产或撤出有可能减弱这种不通过市场向当地中国企业传播的波及效应。

向适应市场多极化的企业国际化发展

  预计影响将长期存在,应考虑建立新体制,能够在其他方面填补出口或当地销售和生产下滑。在世界金融危机时已经有研究指出(注4),在出口遭遇反复变化的情况下,市场集中于一地存在风险。日本的出口急剧减少之所以比其他发达国家更突出,原因之一是易受需求减少影响的高附加值产品集中向美国市场出口(Wakasugi,2009)。获得巨大的中国市场当然非常重要,但我们应当吸取教训,面向其他新兴国家等多极化市场,使出口和投资的对象地多种多样,这样可以缓解现在这样的突然冲击。不过这也许会迫使企业做出艰难的决断,因为美国和中国的市场太巨大,不参与会错失巨大的利益(即参与其他新兴国家市场的机会成本),所以企业很难向其他新兴市场投放资源。

  企业要想实现国际化(出口或对外直接投资),最初需要市场调查、建立供应链和流通网络等高额固定费用,近年来,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都表明,只有能筹措这些固定费用的高生产率企业才能够参与国际市场(注5)。要想推进适应市场多极化的企业国际化,就必须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努力降低固定费用。高额机会成本是必要条件,现在比以往更重要的是使企业了解即使是中小规模的新兴市场也存在节约固定费用的市场参与方式,提供相关信息降低固定费用,在政策上扶持企业向海外发展,并完善贸易和投资规则。

2012年11月20日
脚注
  1. ^ 在《通商白皮书2012》第二章,介绍了详细分析这期间每月贸易动向的结果。
  2. ^ 出口总额也增长放缓,从2011年同比增加20.3%下降到2012年1~10月底同比增加7.8%。根据中国海关统计(http://www.customs.gov.cn/)。
  3. ^ 先行研究还表明,不同国家和产业效果也不同。例如RIETI的研究成果,根据Ito(2011)对日本企业进行的分析,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都没有发现产生效果。关于外资企业的波及效应,户堂(2008)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研究。
  4. ^ 在《通商白皮书2009》第二章介绍了德国,与日本形成鲜明对照,由于向南美、中东和非洲等受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的地区出口增长,使出口整体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5. ^ 关于先行研究的来龙去脉和日本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若杉等(2008)进行了整理归纳。
参考文献
  • 经济产业省 《通商白皮书2009》、《通商白皮书2012》。
  • 户堂康之(2008)《技术传播与经济增长——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分析》劲草书房
  • 若杉隆平、户堂康之、佐藤仁志、西冈修一郎、松浦寿幸、田中鲇梦(2008)“日本企业国际化的实态——根据企业层面数据的分析” 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08-J-046.
  • Ito, Banri.,Yashiro, Naomitsu., Xu, Zhaoyuan. Chen, XiaoHong. and Wakasugi, Ryuhei., (2012) "How Do Chinese Industries Benefit from FDI Spillovers?" China Economic Review 23, pp.342-356.(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10-E-026. 2010年5月.)
  • Ito, Keiko., (2011) "Entry of Foreign Multinational Firm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of Domestic Firms: The Case of Japanese Firms" 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11-E-063.
  • Wakasugi, R. (2009) "Why the Financial Crisis Affected Japanese Exports So Seriously?" Keio/Kyoto Global COE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DP2009-009.

2012年11月20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