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7与今后的环保、能源、资源战略

马奈木俊介
教职研究员

何谓COP1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7次会议)的成果?

  制定新的框架,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温室效应气体主要排放国全部成为对象。气候变化问题要求削减温室效应气体等的排放量,因此需要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本月举行的COP17对今后的政策和企业具有什么意义?

实现南非德班框架的路程

  京都议定书是防止全球变暖京都会议(COP3)(1997年)通过的国际公约。规定了截至2012年,所有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减排的具体目标,即与1990年相比削减5%。在哥本哈根举行的COP15上达成的共识认为,如果工业革命以来的气温上升超过2℃,就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这次会议上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其内容是把工业化以来上升的气温控制在2℃以内,以此作为全世界的长期目标,以及发达国家支援发展中国家等。

  如果把COP15以前各国提出的减排目标加在一起,气温上升3℃,因此把COP15视为一次失败的意见也很多。但是,如果考虑到从90年代后半期以来的变化,过去15年中实现了巨大的进步。现在,欧盟于2005年开始实施欧洲地区排放量交易制度(EU-ETS: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美国也在讨论李伯曼沃纳法案(美国气候安全法案),澳大利亚今后也将实施排放量交易。EU-ETS的交易量逐年增加,倍受关注。进而日本等众多国家和地区今后也有可能把排放量交易作为国内对策。

COP17的成果

  关于2013年以后的承诺,需要今后世界各国共同制定。不久前在南非共和国德班举行的COP17会议上,2013年以后如何进一步推进全球变暖对策,成为需要国际社会做出决断的问题。会议结果,形成了新框架“德班平台(德班框架)”。这个框架把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所有全球温室效应气体主要排放国家作为对象,要求截至2015年,尽快完成谈判,并在2020年生效。会议决定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谈判,对以什么样的机制促进缔约国承担排放义务制定若干具体的制度。把所有主要排放国家都作为对象具有重大意义。如果只限于京都议定书中称为Annex I的发达国家承担义务,中国等许多国家就可以置身于义务之外。而且,Annex I以外的50个国家获得的收入比Annex I中人均GDP较低的国家还高。

  此外,中国宣布,以所有国家都加入框架,并考虑国家的发展程度,区别对待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为条件,在2020年以后接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减排义务。这种无论是不是Annex I,中国将来都承担减排义务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进步。

  另外,欧盟同意继续加入京都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2013年至2017年(或2020年)”,但日本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占世界总排放量的比例为26%,与此相比,第二承诺期只占15%左右,对世界的影响减小。即使议定书不延长,估计欧盟为了持续实施EU-ETS也会承担义务。因此可以认为,加入第二承诺期是一种手段,为了避免在2013年以后出现失去减排法律效力的空白期间。

  COP17还就设立支援发展中国家减排对策的“绿色气候基金”达成了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发达国家每年拨款1000亿美元(约合77500亿日元),可以为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和减少采伐森林建立机制,为转让技术提供环保对策资金。

  在此次COP17之前,曾经有预测认为,京都议定书可能很难延长,无法达成新的协议。然而如上所述,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今后的走向

  二氧化碳的价格会由于采取严格的环保政策而上涨,否则就会停滞。今后,用什么方法建立可以长期大幅度减排的制度受到关注。然而问题还不仅如此,众所周知,现在资源价格不断上涨。全球变暖问题固然重要,但今后进一步与节约资源和减少能源消费相结合,作为一个综合性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思考的重要性不断增加。鉴于这一情况,今后有必要建立排放量交易、环境税和双边排放权信贷的制度。重大的环境和资源政策的改变可以期待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但是对于实现了大幅度减排目标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却总是讨论加强限制的消极方面,希望今后还应关注积极的方面(脚注1)。

  实际上,关于全球变暖达成的国际协议进展缓慢,但是商界的期待却有增无减。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后,44%的企业增加了对可持续社会的环保投资,剩余的44%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对环保的投资(脚注2)。

  作为找出削减二氧化碳的削减价值的方法可以通过,有实施洁净开发机制项目,以及环境税和EU-ETS等市场机制的方法显现出来。现在,日本政府以主要国家主动达成积极目标上的共识协议为条件,设定了截至2020年比1990年减少25%,截至2050年比1990年减少80%的目标。这一目标由于减排幅度相当大,所以成为一道难题。不过,如果能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正因为问题棘手很难,所以才会产生许多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需求,企业才有巨大的商机。因此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石油等资源的价格不断上涨,会使今后使用大量资源的重工业和运输业等许多行业,通过改善资源利用效率获得竞争优势,而且还会使能源向天然气等替代燃料转变。企业需要预见到这种市场变化,确保竞争优势。一个方法是,通过提高显示企业活动对最终附加值做出了什么贡献的价值链的环境效率,削减比竞争对手企业更多的费用,还可以通过减少环境负荷和环境风险来削减费用。这里面包括原料使用量、能源消费量和废弃物处理费用。而且,要想削减环境风险,首先应预测环境问题,在问题发生前考虑对策,在新政策和新规则生效之前实施对策。这里包括核能问题。

  进而还可以通过实现产品质量的差异化,确保竞争优势。通过迅速应对新环境政策来促进创新,提高收益。在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意义上,可以提高信用和品牌形象。特别是通过提高公司内部素质可以降低辞职率,进而提高招聘新员工的应聘率,吸引优秀人才,满足顾客需求。如上所述,企业面临着新机遇,应基于这一考虑来进行制度设计。

2011年12月20日
脚注
  1. Managi, S. 2011. "Technology,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for a Greener Future."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2. The Economist, Why firms go green, November 12th, 2011.

2011年12月20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