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十九大后中国经济政策的方向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中国进入以“现代化强国”为目标的“习近平新时代”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由于最有望接班的胡春华(54岁)和陈敏尔(57岁)皆未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因此有人推测习近平总书记可能在2022年后继续连任。而且,大会通过修改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建国领袖,使中国站立了起来;邓小平则通过改革开放,让中国富裕了起来。习近平正带领中国走上现代化强国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具体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世纪中叶(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表1)。因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49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这两个目标正好与之相应,所以被称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中共十五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在两者之间增加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期目标,这意味着要提前15年实现十五大时定下的 “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

表1 十九大报告所描绘的中国现代化新征程
表1 十九大报告所描绘的中国现代化新征程
(资料来源)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根据十九大报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2017年10月18日)制作

经济改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

  “十九大报告”基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认识,确定了以下六大经济政策方向。

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为此,必须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②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注1)。

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考虑地区差距和各地优势,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⑤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在后文阐述)

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这六项政策基本沿袭了2012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五项政策。(图1)。

图1 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改革目标比较
图1 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改革目标比较
(资料来源)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根据新华社资料制作

  但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分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济改革由此变为六项。而且,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对应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到了首位。然而,与十八大报告五项之首“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相对应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十九大报告中降至第五位。由此可见,“结构性改革”比“体制改革”更受重视。

尚未完成的市场化改革

  2012年11月十八大后诞生的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起初对市场化的经济改革较为积极,尤其是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显示了其对推动市场化改革的决心。然而,总体回顾这5年,市场化改革并无多大实质性进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推动市场化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确保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具体而言,在市场化改革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在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在国有企业方面则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方针。

  然而,“推动市场化改革,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与“确保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明显矛盾,无法两全。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必须通过民营化等方式,将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资源从低生产率的国有企业转移到高生产率的民营企业。但遗憾的是,从十九大报告来看,这些改革实施的可能性甚微。

2017年11月30日登载
>> 日本语原文

脚注
  1. ^ 中国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从集体(各类合作社等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第一期是1983年至1996年的15年,第二期是1997年至2027年的30年。根据十九大的方针,承包合同将在2027年后再延长30年。

2017年12月13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