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日渐形成的官僚资本阶级——应避免走上权贵资本主义的道路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对经济资源的分配以及企业经济活动的过分干涉,给腐败行为制造了沃土。当然,在计划经济时期,由权力控制的资源并不少,但是由于没有市场的存在,权力不能与巨额的现金进行兑换,腐败只停留于受惠者提供的小额贿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权力逐渐渗透到市场交易之中,对于干部来讲,“以权谋私”的机会迅速增加。

  尤其是在“渐进的改革”之下,长期以来,计划与市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并存这种双重结构(即所谓“双轨制”)的存在,使腐败行为得以滋生。例如,80年代,在双重价格体制下,国有企业将以低廉的计划价格购买的物资高价转卖的行为盛行。至于土地的买卖,至今仍频繁出现地方政府主导的“倒卖”现象。此外,90年代以后,在国有中小型企业民营化的过程中,经营者通过MBO等,轻而易举地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取得企业的所有权。

  中国的腐败问题主要是通过一些检举案件的相关报道而公诸于世的,人们普遍认为这不过是问题的一鳞半爪。今年8月份的香港杂志《争鸣》引用中国当局(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社科院等权威机关)的调查结果,勾画出这堪称为“权贵资本主义”的全貌。根据该调查,目前中国拥有个人资产(不包括在海外的资产)超过一亿元人民币(约15亿日元)的“亿万富翁”有3220人,其中2932人(约占九成)是共产党和政府高官的子女。此外,在金融、对外贸易、国土开发、大型工程、证券等政府监管较强的领域,企业的重要职位都为高干子女所占。

  这样一来,率先实践邓小平提倡的“先富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不是他人,而正是作为劳动阶级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干部以及以其权力为后盾努力从商和积极蓄财的亲戚们。人们模仿香港回归后实施的“一国两制”的说法,讽刺这种亲戚之间的连带体制为“一家两制”。在腐败成为中国“原始资本积累”最重要的手段的情况下,形成了与权力攀扯在一起的“官僚资本阶级”,加快了收入与财富的集中。

  对此,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从80年代开始就已经高喊反腐倡廉的口号,近年来也一直在宣传、教育并强化整顿。但是,这些政策只能治标,如果不根治就难以抑制腐败的发生。在法治和民主主义体制下,制约权力的功能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在人治色彩甚为浓厚、一党独裁之下的中国尚不具备这样的环境。

  为了避免走上“权贵资本主义”的道路,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首先,不管社会地位高低,对于所有的人的不法行为都要严格按照法律处罚。其次,减少由政府进行审查的项目,改良审查方法,从而减少腐败的机会。第三,通过明确规定,防止在以国有企业民营化为首的所有权改革的过程中,大量流失国有资产。最后,摆脱“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咒诅,改变一党独裁,通过由民主程序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衡。

2006年9月22日
>> 日本语原文

2006年9月22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