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来自中国的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同时出现——日本均能从双方中受益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随着经济景气的扩大,2002年中国一度下跌0.8%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在2003年12月转而上升了3.2%,物价上涨势头已经非常明显。同时,在中国强劲的需求带动下,世界市场上的铁矿石等部分商品行情也在上涨。在此背景下,不久前在日本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输出通紧缩论已经在不自不觉中被中国输出通货膨胀论所取代。与迄今的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一样,中国输出通货膨胀论也强调了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然而,冷静地分析一下就可发现二者均是错误的。

  只要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都是物价的变动,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为景气循环周期等需求因素和生产效率与投入价格等供给因素二者变化(正负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的结果。根据中国的物价变动呈下跌势头还是上涨势头以及随之出现的生产呈现扩大趋势还是收缩趋势,我们可以把这种物价的变动分成四种情形,分别是“良性通货紧缩”、“恶性通货紧缩”、“良性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图)。相应的,中国对日本经济景气的影响也可分成四种情形。由于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互补大于竞争,因此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形,中国的物价和生产的变化都会导致日本的物价和生产呈现同样的变化。

  (1)良性通货紧缩
  中国生产效率的提高等积极的供给冲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导致物价下跌,同时带动生产的扩大。受此影响,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价格下降,同时,由于应对中国生产的扩大,零部件等出口增加,因此对华出口也将增加。对华进口价格的下降意味着日本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因此,是同时导致日本对华出口增加和生产扩大的重要原因(与中国一样,日本的供给曲线也向右移动)。当然,与中国处于竞争关系的部分企业将受到需求向中国转移的负面影响,但是,由于中日间的竞争度还比较低,因此从整体上看其规模有限。

  (2)恶性通货紧缩
  中国经济景气倒退等消极的需求冲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导致物价和生产双双下跌。受此影响,日本对华出口也将减少。在此情况下,生产和物价双双下降(与中国一样,日本的需求曲线也向左移动)。当然,由于来自中国的进口价格便宜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从而也有望出现生产扩大的效应,但与中国的景气倒退所带来的“收入效应”相比,这种“价格效应”相对较小。

  (3)良性通货膨胀
  中国经济景气扩大等积极的需求冲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将带动物价(乃至世界商品行情)和生产双双上升。受中国需求扩大影响,对华出口增加,因此日本的生产和物价也将双双上升(与中国同样,日本的需求曲线也向右移动)。当然,由于来自中国的进口价格(乃至从其他国家采购的原材料价格)高涨,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从而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生产的扩大,但与中国景气扩大所带来的“收入效应”相比,这种“价格效应”相对较小。

  (4)恶性通货膨胀
  SARS(非典型性肺炎)等消极的供给冲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中国物价的上涨,而生产反而下降。受此影响,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价格上涨,对华出口减少。由于对华进口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日本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因此,在对华出口减少的同时,也成为日本减少生产的重要原因(与中国一样,日本的供给曲线也向左移动)。当然,与中国处于竞争关系的部分企业的出口将增加,但由于中日间竞争度还比较低,因此从整体上看其规模有限。

  目前,日本面临的是中国生产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良性通货紧缩”和景气扩大所带来的“良性通货膨胀”二者同时出现的局面。正如强劲的对华出口和对华贸易条件(出口对进口的相对价格)改善所显示的那样,中国的飞速发展对日本而言,恰恰是一种双赢的游戏。

图 物价变动的四种情形
图 物价变动的四种情形

2004年2月16日
>> 日本语原文

2004年2月16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