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中日企业合作的新阶段——让中国企业家改革日本企业

关 志雄
顾问研究员

  近年来,中日两国企业间开始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摸索新的合作关系。迄今为止,中日两国企业间的合作形式主要是两国企业合资设立新的企业在中国生产。那时候,日方常常拥有品牌或者技术上的优势。但是,最近很多中国企业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以后,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以“引进来”为特征的内部国际化阶段,而正在推进“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它们也开始考虑对外直接投资以及与外国企业的战略性合作。

  最近的例子可以举出2002年1月三洋电机和海尔宣布的一揽子合作计划。这种合作已经不再是过去日本企业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生产便宜产品的简单合作。三洋电机看中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市场环境的改善及其巨大的市场,而海尔则希望以高质量低价格为武器谋求在日本市场上的份额,双方希望共同构筑起广泛领域的协作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对方的技术、制造能力、营销技术等经营资源。作为中日企业间首次真正对等的伙伴关系,这一合作倍受关注。目前,通过新设立的三洋海尔股份会社,海尔品牌的小型冰箱、洗衣机等已经在日本市场销售。

  有了海尔和三洋合作的这种先例之后,TCL与松下、海信与住友商事、上海广电集团与三井物产相继宣布了各自的合作计划。其中,三井物产与上广电集团间的合作还把开拓第三国市场也列入了视野。而上海广电集团希望利用三井物产的商社职能,构筑起全球的销售网络,在日本和欧美各国销售其液晶电视等先端的AV产品,扩大其海外业务。

  这种以中国企业进入日本为形式展开的中日企业间的合作对双方都有很多潜在的利益,但同时也有很多必须克服的课题。首先,对合作双方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生产和销售渠道的重组。要最大限度地获得分工的利益,双方就必须把资源集中到各自的优势领域。这样做往往意味着要缩小甚至放弃相对劣势的部门,因此调整起来,就需要花费时间。其次,日本企业由于担心中国企业学懂了以后反过来对自己造成威胁,因而在向竞争对手转让关键技术的时候犹豫不决,因此,中方能否获得迫切需要的技术尚是未知数。第三,“中国制造”的印象最近虽在迅速改善,但中国制品要抓住对品牌、质量和设计最为讲究的日本消费者的心,仍需进一步努力。这些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层次上,在考虑不断深化的中日经济关系时,也是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在企业间的这种战略性合作以外,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的动向也开始日趋活跃。在几年前,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其背景是由于日本长期的景气低迷,股价和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采取这样的战略更为简单易行。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收购的日本企业所拥有的品牌、技术(专利)、设备以及销售渠道。

  对日本而言,这种外资的进入有助于打破当前的封闭状态。此前,已经有了通过引进外资而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的先例。日产公司并入雷诺旗下以后,在卡洛斯·戈恩的领导下,奇迹般地复活了。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日益深化,以民营企业为中心的年轻一代企业家队伍正在迅速成长。其中有很多人让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起死回生。日本企业倘若无法凭借自身力量进行改革,那么借助他们的力量或许也是一个好的方案。

2003年1月17日
>> 日本语原文

2003年1月17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