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 JavaScript on.

主要政策研究课题(基础政策研究领域):2007年度

II. 以保持国际竞争力为目的的创新体系研究

打印版

  持续性的创新对维持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来说不可或缺。但是,如何测定创新以及促进创新政策的效果,则是一个有难度的领域。因此,在实施此项研究时,需要建立一个理论性、实证性的分析框架,弄清企业及产业层面的创新与宏观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该框架中,尽可能把对日本产业所处的状况及各个产业技术政策的评价与分析,应用在创新政策上。

1. 日本企业在研发方面的结构性特征与今后的课题

课题负责人

长冈贞男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为了今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企业等出色的研发工作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有关研发的知识源、外部合作、技术外溢、资金制约、研究成果向商业化转化的制约、发明者的动机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受到限制。

  本研究为了从企业内部研究项目的层级系统性地收集上述信息,对日本的发明人进行全面调查。这种调查在日本尚属首次。

  此外,我们将把调查获得的信息和既有统计结合起来进行统计性分析,从而明确日本企业在研发方面的结构性特征(例如,发明在产品制造现场的重要性),分析研发绩效的决定因素与今后的政策课题。此外,为准备明年以后实施国际间比较分析,我们还要就问卷及调查方法与欧美学者进行国际性意见交流等。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RIETI政策研讨会

返回页首

2. 东亚的地区创新与企业经营

课题负责人

浅川和宏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强调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企业不单要立足于本国优势,还要在世界范围内获取和使用经济资源,构建全球规模的竞争优势。但从现状来看,以大型企业为核心、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化创新仍占主流。其中,最近东亚液晶显示器产业的发展动向引人注目。以日本、韩国、台湾为主的东亚地区根据创新连锁进行产业创造的过程,已经无法依靠发达国家至上主义和本国中心主义实现。

  本研究针对上述国际化创新的新倾向,将(1)东亚液晶显示器产业、以及(2)中小企业在东亚的发展作为研究重点,对国际化及地区化的新进展进行分析,以期对日本的企业经营乃至产业政策有所借鉴。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返回页首

3. 产业、企业的生产率与日本的经济增长

课题负责人

深尾京司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在人口减少和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要保持今后日本经济的活力,加速提高生产率不可或缺。出于这种问题意识,本课题原则上每年更新分析日本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资料——日本产业生产率数据库(Japan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Database,以下称JIP),研究详尽的产业层面的TFP的动向及其决定因素。此外,通过参与欧盟(EU)关于生产率的国际合作项目“EU KLEMS”,就日本的产业结构和不同产业的生产率动向与美国、欧盟国家、韩国等先进国家进行比较。本课题还使用包括非制造业企业在内,涵盖大部分日本企业的JIP微观数据库和政府统计的个案数据,分析企业的国际化和无形资产积蓄对企业生产率产生的影响。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返回页首

4. 关于提高生产率的宏观、产业、企业层面的综合性研究

课题负责人

西山庆彦教职研究员

课题副负责人

市村英彦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在日本,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人们将其理解为是生产率下降的时期。但宏观生产率下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尚不明朗。虽然可以考虑其原因在于各个企业的生产率下降、低生产率企业参与市场、高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等,但探讨究竟原因何在则是属于实证方面的问题。为此,需要将恰当的经济模型与恰当的统计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调查。然而事实上,现有研究中并没有可以直接应用的妥当内容。从今后应作为目标的可持续增长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应将企业及产业等经济基础的变化与宏观层面的变化结合起来加以认识。

  本研究试图从理论、实证两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研究。

返回页首

5. 对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发明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玉田俊平太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一般认为,当企业无法在机构内部获得为开发新产品解决技术课题所需要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时,较为有效的做法是,与大学或独立行政法人等政府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但另一方面,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需要承担调查、签约等成本。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政府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与民营企业的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发明进行调查研究,明确大学及独立行政法人等政府研究机构所发挥的作用,并为进一步强化日本创新体系政策提供借鉴。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返回页首

6. 复杂化的人造产品与设计过程及产品结构的实证分析

课题负责人

藤本隆宏教职研究员

课题副负责人

大鹿隆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一般来说,当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随着顾客要求的机能和社会性制约条件(环境、安全对策等)的高度化和复合化,则难以通过模块化来应对,产品容易出现一体化而且结构复杂。尤其是很多受控类的机械零件不能模块化,结果,机械、电子、软件共同进化的汽车等商品,需要受控类的机械设计和控制类的电子、软件设计之间的相互协调。本研究立足于上述视点,从设计论的观点摸索性地考察现代社会中“产品复杂化”问题。具体来讲,将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看作“人工产品”(经过设计的产品),分析使其复杂化和简约化的各种要素以及企业的对策。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返回页首

7. 对日本半导体产业中技术创新流程的调查与分析

课题负责人

中马宏之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为了在科技型产业中实现有效的创新,必须广泛收集企业内外各方面的专业知识(真知灼见)。但遗憾的是,在日本虽然优秀的人才在各处出现,但是正像具有典型性的半导体产业所呈现的那样,集结优秀人才的范围扩大速度(相对)降低,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竞争力。本研究基于对这一现实的认识,以90年代后半期以后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经历的通用DRAM业务大起大落的事件为例,通过对日美韩三国相互竞争的制造商之间研究开发、批量生产、营销战略进行比较,弄清其主要原因。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返回页首

8. 对软件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课题负责人

田中辰雄教职研究员

课题副负责人

铃木润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众所周知,日本在软件产业方面的竞争力很弱。软件产业整体入超极大,出口不到进口的一成。在附加价值较高的尖端技术产业中,日本如此不具竞争力的产业实属罕见。而且,这种状况还有可能给利用IT技术进行业务流程创新带来负面影响。其原因何在?为什么会在竞争力上出现如此之大的差距?能否找到提高竞争力的政策良方?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假设答案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掌握日本软件技术创新的现状,探讨可以提升软件产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利用软件进行业务创新的政策措施。

返回页首

9. 利用创新获取价值:日本企业在信息机械、数码家电方面的竞争力与附加价值创造

课题负责人

延冈健太郎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对于日本经济而言,利用创新创造附加价值是最重要的课题。迄今为止的研究都是假设如果能产生创造性的技术革新,再以此为基础开发出符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商品,就能够提高国际竞争力及生产率。然而近年来,国际竞争形势更为复杂,日本企业即使成功地进行了技术革新并开发出优秀的商品,也未必能与创造附加价值联系起来,而且这种事例正在急剧增多。用技术经营理论来讲,就是即使能够“创造价值”,也无法“获取价值”。这种现象在使用半导体技术、数码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信息机器以及数码家电方面尤为突出。对于日本企业在获取价值方面面临的失败,有很多是无法用以往有关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来解释的。

  本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弄清获取价值的理想方式,并对如何提高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返回页首

10. 关于产业集群的调查研究(RIETI负责部分)

课题负责人

儿玉俊洋 京都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

课题概要

  为了强化创新能力,活跃地方经济,各地积极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本研究以被经济产业省评为“产业集群计划”典范的首都周边西部的TAMA(Technology Advanced Metropolitan Area)和高科技企业与实力雄厚的大学集中的京滋地区(京都府南部至滋贺县南部地区)为对象,以实证研究为核心,探讨产业集群作为有效的创新体系发展扩大的策略。2007年度,在从理论方面深入考察的同时,还通过继续在京滋地区对企业实施访问调查,与地方行政、政府产业支援机构、大学相关人员召开研究会,以及面向企业与普通大众举办公开研讨会(2007年11月19日),为提供实践性政策提案展开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尖端政策研讨会

  • “什么样的中小企业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京滋地区集群的可能性”(2007年11月19日)

返回页首

11. 日本的无形资产研究

课题负责人

宮川努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是“IT革命与全球化”。美国通过将IT革命早期引进到经济活动之中,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生产率直线上升。另一方面,日本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后经济长期停滞,不得不一直将精力集中在摆脱经济长期停滞上,而忽略了全球经济的动向。Hayashi and Prescott(2002)指出“生产率下降是造成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一个因素”,之后日本开始重视生产率问题。日本经济存在一种脆弱体质,一旦以美国和中国为核心的世界性景气走到尽头,日本必将再度陷入衰退。为战胜这种依靠外需,在劳动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建立起真正自立的稳定发展的基础,必须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日本的服务业在劳动投入量上占有60%以上的比例,生产率却低于欧美。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有效应用IT补充无形资产的必要性。最近,伴随广告费用积累而形成的品牌资产、人力资本以及通过企业组织变革而形成的组织资本的作用受到关注。本课题,从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无形资产进行测算到分析其对经济整体的影响,全方位研究日本的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问题。

返回页首

12. 提高服务产业生产率的现状分析以及提高生产率方法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权赫旭教职研究员

课题负责人

松浦寿幸研究员

课题概要

  本研究课题将焦点置于与欧美相比生产率低下的日本非制造业(广义的服务业),其目的在于(1)明确日本服务业生产率的现状,(2)明确为改善生产率所需的政策手段。对于第(1)项问题,整理服务业生产率测定上的问题要点,调查其他国家在生产率测定时的措施方法。进而通过将日本服务业的特性与欧美各国和制造业进行比较,归纳日本服务业生产率的现状。对于第(2)项问题,将焦点置于监管改革和IT投资,明确在20世纪90年代实施监管改革和IT投资的产业中,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生产率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主要研究成果

工作论文

政策论文

  • “关于服务部门生产率的调查研究”(加藤篤行)

返回页首

13. 新科技公司(NTBFs)为创业、发展、集聚而建立的生态系统

课题负责人

西泽昭夫教职研究员

课题概要

  为了使基于大学研究成果的产品创新得以实现,创办大量新技术企业(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NTBFs),通过这些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集群,在拥有大学的地区创建高技术产业,这种政策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但是,在日本不仅尚未出现成功事例,就连作为先驱事例受到注目的“札幌谷”也渐渐丧失发展的势头。为什么日本即使在拥有颇具研究实力的大学地区,通过实现NTBFs创业、发展、集群而创造出高科技产业这一模型也不能发挥作用?阻止NTBFs创业、发展、集群的障碍有哪些?本研究从实证上和理论上性弄清上述问题,为构建Eco-system设定基准。

返回页首

14. 关于今后“专利政策”的理想方式

课题负责人

清川宽高级研究员

课题概要

  日本要生存,必须推进创新。知识产权制度是推进创新的支柱之一。2003年设置知识产权战略本部以后,日本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了对专利的保护,包括之前对专利法的多次修改和运用以及在司法方面的改善等等,保护水准得到提高(参见拙文“对日本重视专利的评价与今后的课题”《经济产业杂志》2007年4月号)。但是,随着研究开发的日益复杂化和加速,现在企业单独进行专利保护工作十分困难,为此,以软件等领域为中心,出现了公开创新的动向,而且,方方面面都在展开“合作”。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本质上作为排他权,是一种“私有权利”,与全体利益或者说合作、协同具有互不相容的一面。同时,排他权会扭曲市场竞争,过度行使有可能阻碍创新本身(如调查工具、专利丛林、甚至专利钓饵等)。促进研究开发需要保护创新的积极性,损害了作为整体的创新,则得不偿失。因此,从保护方面来看,日本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一定的成果,然而今后怎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创新呢?本研究就此进行探讨。

返回页首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