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经济学——创造市场的技术革新

第七讲 政策干预的效应

大桥弘
RIETI教职研究员

  太阳能发电和薄型电视机等日本首创的新产品是创造新市场的技术革新,这些技术革新在本质上具有波及效应(溢出效应)。在本连载中,前几讲已论述了通过学习效应来培育周围相关产业(太阳能发电)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这一互补性基础设施的作用(薄型电视机)。具有这种波及效应的技术革新,如果完全委托民间主体来提供,从整个社会来看,可能造成供给过少的现象,即所谓市场机制带来的失败。对于波及效应中的“负”面部分,民间企业往往会减少提供。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要想提供最佳数量的创造市场的技术革新,就需要从政策上予以支持。政府对技术革新进行补助就是一种政策形式。

  政府补助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等各个层面上进行,其形式不仅包括免税和补助金,还包括为借款提供担保等财政支援。本连载最开始介绍的《第二次全国创新调查》中,在回答进行了创新活动的企业中,大约有20%的企业回答接受了一定的政府补助。其中,如果把观察的对象限定于员工人数在50名以上的企业,就可以发现,政府补助具有提高20%的创造市场型技术革新的效果。也就是说,该调查表明,由于政策上的支持,使减少提供创造市场型技术革新的问题多少得到了解决。而且,这种国家补助并没有导致以民间为主体进行研究开发(R&D)的投资减少(排挤效应),因此可以认为,政府补助促进创新的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过,日本的国家投资额在研究开发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5.6%(2008年),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其他成员国相比,至少低10%以上。虽然目前处于需要紧缩财政的时期,但是要想促进创造新需求的技术革新,最重要的是大胆推行政府补助,支持民间创新活动。

  在迄今的各讲中,对于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指出了政策具有产生创造市场型技术革新的效果。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如果对中小企业进行同样的分析,却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在最后一讲,笔者想就中小企业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政策方向展开讨论。

原载于2010年8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

2010年11月11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