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经济学 潜在增长力与生产率

第1讲 克服制约因素

深尾京司
RIETI教职研究员

  随着低生育率老龄化的发展,日本的潜在增长率(不引发通货膨胀能够实现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供给方来看,实际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⑴劳动投入增加;⑵资本投入增加;⑶表示生产技术与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的提高。将其称作增长核算。图为将劳动进一步分解为工时(劳动者人数×劳动时间)和质量(学历、熟练程度等)后有关日本增长核算的结果。1990年以后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资本、TFP三方面的贡献都减少了。这些现象也起因于经济不景气引起的需求不足,只要经济景气得到维持,存在部分恢复的可能性。

  然而,结构性制约增长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在劳动力方面,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今后将明显减少。在资本方面,与欧美相比,日本处于资本系数(资本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大,资本的毛收益率(营业富余/资本存量)低的状况,难以期望今后投入会急剧增加。

日本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细节略过不论,如果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按照新古典派增长理论来看,尽管就业率上升、劳动质量的改善、IT(信息技术)投资的促进抵消了人口减少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为了实现搞活日本经济所需要的2.5%左右的潜在增长率,就要求将TFP增长从近年来的年增长率0.5%左右提高到80年代的1%以上。

  本文以近年来的TFP研究成果(笔者也参与的由经济产业研究所与一桥大学共同编制的日本产业生产率(JIP)数据库、以提供数据的欧盟为主体的国际合作项目(EU-KLEMS))为基础,探索提高日本经济增长率需要解决的课题。

原载于2007年12月12日《日本经济新闻》

2007年2月21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