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社会保障改革,必须反复讨论和验证为什么需要年金,什么是合理的年金制度等根本论点。
具有合理性的个人会进行终生的资产设计。也就是说,将直至死亡的长期生活纳入视野,根据迄今的资产、退休之前的劳动收入、退休之后的年金收入、以及生前赠与和接受遗产等自己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与自己的寿命比较,决定消费支出水平。
年金的方式需要在这样的框架之中讨论。必须在此基础上,从实证上验证哪种类型的人会陷入终生储蓄不足。"生活与健康调查"(JSTAR)的一大特征就是不仅调查现有的经济状况(收入、消费和资产)、就业情况,还调查退休(预定)年龄、开始领取年金的年龄(预定)、接受遗产和生前赠与的金额(预定),甚至自己的预想寿命(生存概率)。只有具备了所有这些信息,才可以从量上弄清资产设计和年金的作用。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John Karl Scholz教授等使用美国的HRS数据库进行的分析指出,50-59岁的年龄层中,有80%以上的人拥有高于从经济学上测算出的最佳水平的资产,而且剩下的20%的人,不足的资产额也不大。在日本,也使用JSTAR数据库进行了简单的测算,发现人在死亡时的资产额的中间值(Median)为1000万日元左右,而在死亡时负债多于资产的情况占整体的10%~20%。打个比喻来说,实际上蚂蚁型的人的比例高于蝉型。进而笔者与一桥大学小盐隆士教授分析了领取年金的时间,结果表明,比本来规定的开始领取年龄提早领取的个人,生存概率相对较低或者较容易陷入流动性的制约。今后我们计划对年金支付金额发生变化时,终生资产设计会发生什么变化进行验证。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保障政策必须基于这类实证研究和整套数据才能够立案。只讨论在政策论上经常言及的收入替代率(年金占现役劳动者收入的比例),是不会带来有效的改革策略的。应该根据实际数据把握年金在个人一生的资产设计中的作用,以此来讨论社会保障的方式。
2011年9月16日《日本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