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率研究报告——日本的生产率已经改善

深尾京司
RIETI教职研究员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景气恢复的局面下,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上升率提高了多少?日本企业比其他国家落后了多少?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日本、中国、韩国、台湾企业的生产率与组织资本”研究会(笔者任主审),对日中韩台所有上市企业进行了全要素生产率(TFP=表示生产技术、效率的改善程度等)水平的测算和无形资产投资(研究开发、组织改编、劳动者的教育训练等,为企业将来扩大生产和收益的支出)的国际比较。下面我们使用最近发表的数据(笔者也参加的日本产业劳动生产率=JIP=数据库2008年最新版、以及提供该数据的欧盟数据=EU-KLEMS的2008年3月最新版),对截至2005年为止的日本生产率的动向进行分析。

  从供给方面来看,实际经济增长率可以分为(1)劳动投入增加,(2)资本投入增加,(3)TFP上升这三方面的贡献。下图进一步将劳动分解为工时(劳动时间总投入=就业人数×就业时间)与质量(学历、熟练程度等)。此外,对象不包含TFP测算困难的政府和非营利部门的市场经济。

日本经济增长要素分解

  市场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从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0.9%上升至2000~05年的1.2%,其主要原因是TFP上升率加速(从0.2%上升至1.3%)。其他三个增长源(工时、劳动质量、资本)处于低位,与90年代比,进入21世纪以后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下降了0.3%、0.2%、0.3%。根据EU-KLEMS,2000~05年日本TFP的上升(仅限市场经济)虽然不及美国的2.0%,但高于欧盟(EU)主要15国的平均0.2%。

  在景气恢复时期有一种倾向,即使新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投入增加不多,以前游离和休止的生产要素的开工率上升,也可以扩大生产。因此,从实际经济增长中扣除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贡献,得出的剩余即TFP上升率,在景气恢复时期有推算大于实际的危险。但是,2000~05年的生产扩大比较缓慢,资本开工率上升对于市场经济整体来说微不足道,所以TFP上升加速很可能是来自于生产技术和效率的改善。

  分行业来看,90年代TFP上升仅限于电子机械、通讯等IT(信息技术)生产部门和批发业等一部分产业,但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波及到了建筑、金融、房地产、公路运输、租赁等范围广阔的非制造业。

  TFP上升的形式,从90年代平均年率-0.2%上升到1.3%的非制造业,与90年代以后没有上升(1.3%多)制造业大相径庭。非制造业在进入21世纪以后,在工时投入、资本投入、中间产品和服务业投入全部减少的情况下,TFP上升却加速了。而且,雇用计时工没有减少,劳动质量基本上没有上升。

  在不减少生产量,却成功地削减生产要素投入方面,也可以说就是整顿型生产率上升。这从一桥大学、日本大学、首尔大学共同制作的东亚上市企业数据库(EALC)也可以确认。非制造业改善TFP取得成功的,是比其他企业迅速削减劳动和资本投入的企业。

  另一方面,在制造业,工时投入比非制造业减少得更多,但中间产品和服务业投入与资本投入的增加,比90年代后半期加速,特别是在2001年以后TFP上升。削减计时工等,劳动的质量也稍有改善。这也许可以理解为,以亚洲分工合作为中心的全球化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也就是说,在简单劳动集约型生产转移到了亚洲,集中于资本和熟练劳动集约型的生产工序的过程中,生产率上升。

  政府认为“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在主要7国(G7)中水平最低”,但实际上,对于最近的生产率,以往很难使用精密数据进行分析。这是因为JIP数据库旧版(JIP2006)只覆盖至2002年,覆盖至2004年的EU-KLEMS旧版是根据JIP的简单延长等。在JIP和EU-KLEMS的最新版里,这些问题得到大幅度改善。此次报告可以说是关于恢复景气后日本劳动生产率动向的第一次真正的分析。

  虽然TFP上升本身值得欢迎,但工时投入、提高劳动质量、资本投入全部减速的整顿型增长应该引起忧虑。虽然在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工时投入减少是出于无奈,但应有提高劳动质量和设备投资的促进方案。

  例如,如前所述,在非制造业雇用计时工几乎没有减少。根据笔者最近参加的合作研究得出的结果,计时工劳动不仅报酬显著偏低,对生产的贡献也很低,有可能阻碍通过职场内训练(OJT)等积累技术。另外,在90年代,农业和零售业等低报酬产业的就业人员,由于退休等而减少。另一方面,信息、法务、会计等方面的雇用扩大,使经济增长上升至0.2%左右,但进入21世纪以后,这种劳动产业间移动带来的促进增长效果消失了。

  人们认为,1995年以后美国TFP上升的加速是靠无形资产投资和非制造业活跃的IT投资支撑的。在日本进入21世纪以后,这些投资也处于低迷状态。根据EU-KLEMS,流通业(商业、运输)被认为IT投资效果较大,在2000~05年的增长中IT投资的贡献,美国年率为0.7%,欧盟主要15国为0.3%,与此相比,日本只有0.1%。无形资产投资与国内总产值(GDP)比,与美国的14%(2000~03年平均)相比,日本只有10%(2000~04年平均,根据与学习院大学教授宫川努等的合作研究)。

  通过研究会的分析,还弄清了其他各种问题。首先在制造业,日本企业的TFP水平很多比中国、韩国高,但以机械方面为中心,韩国企业的TFP迅速上升,在一般机械和电机领域,比日本企业的平均TFP水平高很多的韩国企业也已经开始大量出现。台湾企业的TFP在2001年以后,以电机产业为中心,也有大幅度上升的倾向。

  非制造业的国际化明显落后也显露出来。90年代后半期以后,在很多发达国家,计算机、信息服务及其他商业服务的进出口扩大,但日本的增长却极小。而且与美国相比,这些服务的国内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也非常慢。虽然服务的国际化没有发展与国内生产规模的增长及生产率提高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但也许可以说,在日本的服务产业,通过国际化促进竞争,引进新技术和知识经验还不充分。

  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以非制造业为中心,由于在削减费用等方面的努力,使TFP上升率提高,但与美国同期相比上升率依然很低。此外,通过整理解雇而实现的生产率上升还具有提高劳动质量和抑制设备投资的附带作用。日本企业一直被认为具有远见,然而通过最新的增长统计可以看出,重视削减费用,在包括劳动者教育训练在内的无形资产投资方面,比其他发达国家落后。应该通过促进这些投资来加速TFP上升。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2008年5月9日《日本经济新闻》

2008年6月12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