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战略”研究报告 “本地化”迟缓的日本企业

深尾京司
RIETI教职研究员

  在东亚开展业务的日本企业,在所谓“本土化”方面落后于欧美企业。与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在获得收益的能力方面较差,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特别是在采购及雇用方面,日本企业有必要进行战略调整。

  如何从国际的角度评价日本企业在东亚的战略呢?一般认为,灵活运用零件采购、人才、资本等当地资源可以提高业务效率,从而增加收益,但日本企业在本土化方面是迟缓的。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从采购、销售、雇用、研究开发等各个侧面对日本企业的“本土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进展程度以及面向未来的课题。

日本企业的采购 偏重日本企业

  这一研究项目有来自国内外的22位研究人员参加,由九个课题组成(笔者是该项目主持人)。由于存在收集数据的限制,迄今为止,类似的全方位国际比较研究还没有先例,对各国企业在战略上的差异进行定量确认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该计划的一大支柱是研究企业的销售和采购战略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的。东亚的贸易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东亚,不是各国都有各自特定的拿手的产品,而是各国在共同分担同一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占据很大的比重。从贸易数据中可以了解销售和采购战略的理想方式。

  通过对在东亚开展业务的日美企业进行比较,销售对象(所在国、投资企业的祖国、第三国)的比率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但在采购方面,当地法人通过从本国总公司进口等采取全部由企业内部供给的企业内交易的比率正在降低,而灵活运用当地企业等外部资源的企业间交易,即外购正在不断扩大。

  让我们从理论的侧面来考察一下这种企业战略。企业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将当地的业务基地完全统合在总公司的管理下,另一种是依靠从外部企业筹措的外购。

  在多国籍企业论中,当生产是技术密集型且总公司占据重要地位时,最适合于统合,与之相反,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中当地企业则变得更为重要,外购型成为最合适的手段。东亚外购型不断扩大是由于该地区被看作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据点。

  但是,当聚焦于个别国家或其中的个别产业时,就可以发现日本与其他国家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通过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不同国籍的汽车企业的微观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主要从日资的当地零件制造商那里采购零件,而很少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采购零件。这是在考虑到受零件制造商的技术力量(生产率)及企业规模、交易成本等影响的与汽车生产商的距离等因素而得出的结论。

  另一方面,还可以发现,不管是哪个国家的零件制造商都可以通过与日本汽车生产商的交易而提高生产率。这种关系在多国籍的汽车制造商中无法观察到。不仅仅是承包,而且通过长期交易相互提高技术的日本惯用做法也可能移植到海外。

  在泰国对汽车、电子领域的共计246家日美欧亚企业进行了独立调查。在销售、采购方面,特别在电子产业中,欧美企业积极地与当地企业进行交易,这与像日本企业那样主要从在泰国的其他日本企业那里采购的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生产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日本企业也明显依赖从日本进口。

总公司不对当地雇员进行管理

  在雇用战略方面,我们对共计20多家在亚洲开展业务的日美欧企业的总公司、子公司进行了采访调查,发现日本企业具有两个特点:(1)总公司仅直接管理本国的派驻国外的人员,当地人的经理和工作人员不在直接管理之内(2)不利用世界共通的人事管理系统。

  美国与日本正相反,无论属于那国国籍,所有高级经理都由总公司进行管理,人事管理系统在全世界都一样。与分散管理的日本、集中管理的美国相比,欧洲企业采用的是介于日美之间的管理体系。

  这种倾向以在泰国开展业务的246家公司为对象进行的调查中也得到验证,各国企业都有八到九成的首席执行官(CEO)是外国人,但高级经理,特别是在汽车企业中,泰国人的比率在欧美企业是65%,而日本企业的该比率只有33%,停留在较低水平上。

  在知识产权管理及研究开发(R&D)等部门的“本土化”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差异。

  比较一下在中国采取的知识人才战略,欧美企业任用当地中国雇员担任重要职务,并支付相对高的报酬,但日本企业的这种本土化却没有取得进展。据说由于这种原因出现了无法作出迅速有效反应的事例。

  在中国特别成问题的仿制品对策中,人员配备及诉讼费用等对策预算的规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年度仿制品对策预算不到2000万日元的日本企业占65%,但欧美企业却是零。相反欧美企业中预算在1亿日元以上的却占22%,而日本则只有8%。

在中国的本土化 有助提高收益

  我们使用在欧洲申请专利的发明者居住国的信息进行了R&D战略的国际比较。以在一般机械、制药、化学、IT(信息技术)硬件、电动机械等五个产业中最为活跃地进行研究开发的186家日美欧企业为对象。

  各个企业在亚洲的研究开发据点开发的专利件数都只占全体专利的极小部分,但与欧洲企业的0.7%,美国企业的0.6%相比,日本企业只有0.1%。即使对专利申请的决定性因素进行计量分析,也可以确认日本企业在亚洲的开发受到抑制是一个并非偶然的结果。

  除此之外,本研究项目还对财务及企业选址和撤资战略进行了比较。在财务方面,我们比较了在当地资本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内部资金,即从总公司向当地企业转移的资金是否为有效的转移等问题,确认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一样,能非常有效并灵活地运用资金。

  关于选址和撤资战略,我们在日本及韩国企业之间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对是否追随先行投资企业的观点进行比较时,发现有两点区别(1)韩国企业在选择投资国时会避开已经先行选址的日本竞争对手,(2)韩国企业很少在邻接的国家同时投资,而是集中在某一特定国家进行投资。

  在日本企业中没有发现采取避开韩国企业的投资战略。关于(2),日本也在相邻国家进行投资,韩国企业在避免重复投资的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是采取了合理的、战略性的投资战略。

  通过大量分析,再次显示出日本企业本土化的迟缓。那么,这种状况到底给日本企业的收益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我们当然无法对所有涉及到的论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但如果仅限于日本制造业企业,通过微观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首先,当地采购率的提高,在像中国这样的经济规模大、产业集聚、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能够起到提高收益率的作用。

  在当地销售方面,如果当地销售的比率提高,则收益率也会提高,这是世界整体的一个平均性的机制。中国在过去曾出现过与此相反的现象,但在加盟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则可以观察到与其他国家一样的情况。

  本土化对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因所在国的经济状况而有所不同,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日本企业能够改善的领域涉及采购、雇用、知识人才战略、研究开发等多个方面。在亚洲,企业的陆续参与使竞争不断激化,日本企业有必要尽快对综合战略进行修正。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2006年7月5日《日本经济新闻》

2006年8月3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