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产业集群的优势

藤田昌久
经济产业研究所所长•Chief Research Officer(CRO)

  东日本大地震给集中于东北和关东北部的尖端制造业带来了沉重打击。RIETI所长藤田昌久于3月30日在《日本经济新闻》"经济教室"栏目发表文章提出,为了尽快恢复支撑日本和国外制造业的尖端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地的功能,政府应对受灾企业迅速提供援助,防止产业空洞化,这样才能保持日本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此外他还主张,作为多地震国家,必须分散风险,改革高度集中于东京一地的结构,重新构筑地区经济社会体系。[本月话题]将介绍藤田所长的这篇文章。

  东日本大地震灾害是伴随海啸、核电事故和电力不足的复合型灾害,受灾范围极为广泛。本文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分析震灾对经济的影响,并考察震灾后复兴的状况。所谓空间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重点放在关注各种各样的人员活动通过彼此邻近选址互助互补产生的集聚力(提高生产率和创造性),对城市、地方和国际间空间体系的活跃的变化进行分析。

  毫无疑问,救助受灾者、为他们的震后生活提供帮助、核电对策等都是最优先的课题。但是从空间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灾区的企业活动也值得关注。这是因为,如果不恢复生产活动,无论就业还是收入都无法得到恢复。

  在东北地区和关东北部,聚集了向汽车和电机等组装型制造厂商提供基本零部件和材料的工厂,这里可以称为尖端制造业心脏的一大据点。这些零部件和材料的提供是支撑日本制造业供应链(从零部件采购到产品交货的物资流通)的基础。由于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停滞,下游的制造厂商停止和中断了生产,日本制造业面临史无前例的严重危机。

  现代制造业是由无数企业连接成的供应链的紧密网络支撑的。以汽车为例,一辆汽车由2万~3万个零部件和材料加工而成。这些零部件和材料被集中在安装有制造机械的工厂里大量生产,向国内外销售。

  零部件和材料由分布于全国(一部分在国外)各地的无数汽车相关企业进行数次生产,构成了遍布于整个产业的供应链的紧密网络,并受到交通和物流服务的支持。零部件即使只欠缺了一部分,汽车也无法生产。迄今为止,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尖端制造业的最大基地之一,是因为绝大多数位于供应链源头的基本零部件、材料和制造机械产业集中于日本。

  为什么集中呢?在此,就其机制加以说明。首先,如果在日本可以供应各种各样的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那么,进行大量生产的制造厂商就会在便于采购这些产品的日本国内选址,能够提高生产率。从而,更多的大量产生制造厂商也会在日本选址(前方投入产出效应)。于是又出现了对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在数量和种类上更多的需求,进而,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更多的特定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的制造厂商又会在便于采购的日本选址。这样,更为多种多样的中间产品和资本产品在日本生产(后方投入产出效应),集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基于普及型技术的大量生产,为了谋求接近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很容易向国外转移。但是尖端技术型的大量生产,由于上述便于采购的重要性,很难离开日本。也就是说,基本零部件和材料以及制造机械产业聚集于日本,成为把日本整个尖端制造业锁定在日本的集聚力源泉。由于这种锁定效应,日本制造业得以一直保持优势至今。在运用普及型的大量生活动方面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的日本,如果再失去基本零部件和材料及制造机械的集群,日本的竞争力本身将受到巨大损害。

  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止,日本制造业的中心在关东南部以西。但是由于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条件得到改善、东北大学等教育研究机构得到充实、热心地招揽企业等原因,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东北和关东北部的尖端制造业坚实地发展起来。

  正如媒体报道的那样,主要以汽车和电机为代表的日本制造业的许多企业,至今仍然全部或部分被迫停产。迄今为止,每个日本企业都尽量减少零部件和材料的库存,通过供应链管理追求高效率,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种努力的结果却适得其反。

  地震的影响也逐渐波及到国外,在已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东亚密集的生产网络,也有许多尖端零部件和材料的主要供应地是日本。如果目前的事态长期拖延下去,亚洲自不必言,欧美的生产活动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许多日本企业,由于此次大地震的影响,都在考虑从日本中部地区以西采购这些尖端零部件,其中一部分在考虑转向国外。另一方面,有许多国外企业不再限定于日本,把视线转向全世界,寻找替代供应商。

  阪神大地震时,神户港遭到毁灭性打击。在重建的两年中,神户作为国际枢纽的功能被釜山、上海和高雄取代。也就是说,神户港曾经依靠"国际海运网络枢纽"这一锁定效应获得了国际枢纽港口的地位,但是一旦失去这个地位,就很难再恢复。

  日本要避免走神户港的老路,日本的尖端制造业需要尽快在灾区恢复生产。如果灾区恢复花费大量时间,在国外的替代生产正式开始,那么即使灾区的工厂重新开工,需求也不会复原。日本经济将失去大量就业机会,甚至整个制造业的集聚力都将损失惨重。

  当前,可以考虑在中部地区以西进行替代生产的对策,但是实际上,中部以西的地震风险也很大。据京都大学教授桥本学推测,今后30年之内发生概率很高的东海、东南海和南海三个地震可能连成一片,形成9级左右的大地震。中央防灾会议的报告警告说:如果真如此,关西以西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将遭到大海啸的袭击。今后半个世纪,东北地区发生巨大地震的概率有所下降。从国家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必须避免盲目地向西部转移,导致日本制造业全军覆没的不明智做法。

  以大企业为中心的对相关工厂和企业灾后复兴援助是有限的,需要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组织(NPO)的帮助。除了紧急融资和债务担保、各种税务和财政援助以外,还需要受灾的中小金融机构自己的救助。

  即便是暂时的,也不能强行制止个别企业把生产和采购转向国外。不过,日本尖端制造业的竞争力源于基本零部件、材料和制造机械产业与尖端制造厂商的相互关联产生的集聚力,也就是说,依存于广义上的"外部经济"。因此,国家对受灾企业迅速进行援助,可以防止产业空洞化,从经济学上来说也具有充分的正当性。

  据说即使不算福岛核电问题,仅震灾后复兴就需要超过10万亿日元的预算。要想一方面向国内外显示切实可行的重建财政方案,另一方面确保巨额财源,就应与全体国民共同展望真正的"复兴",把此次悲剧变成转机,重建新日本。笔者想提出一个方向性建议,使日本的地区经济社会体系对外部冲击具有恢复能力。

  此次地震暴露了极度重视效率的整个日本生产体系的脆弱性。今后日本各地还有可能发生大地震,因此需要改变这种生产体系,在空间上分散风险。

  此次地震,对日本经济的过度集中于东京一地这一结构来说也许会成为一个转机。为了减少首都周边地区机能完全瘫痪带来的影响,需要真正扩大地方自主权,重新构筑多元协作型国土结构,以便形成6~7个具有自主性的多元化"地方"。将此次遭受巨大灾害的东北地区作为这种地方的模型,全体国民给予援助。日本全国团结一致,果敢地迎接战后最大危机的挑战,重建新日本。我相信,只有这样才是对在此次震灾中遇难的众多生命的最好祭奠。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2011年3月30日《日本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