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过完新年后不久就迎来了中国的新年(春节)。据日本政府观光局(JNTO)统计,去年2月利用春节休假来日本的中国游客大约有36万人,消费额超过了1000亿日元。今年春节假期是2月7日至13日,预计今年也会有许多人利用春节来日本旅游。仅笔者的朋友中就有3人将带着全家来日本。中日之间在旅游方面的交流虽然很活跃,但不得不承认,两国的整体经济关系从2010年以后受钓鱼岛领土问题的影响,一直停滞不前。
中日关系的指标
近年来,中日关系每况愈下,但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基本正常。图1是中国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的研究团队制作的指标,显示了中国与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个指标根据两国间在外交、军事、经济方面进行的正式访问、会议、协定、突发事件等内容和次数分别加分,再以此对国际关系进行评估。指标越高两国间的关系就越好(注1)。
如图1所示,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关系得到大幅度改善,这种良好的关系持续到1990年代末。但是由于2001年的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和2005年的反日游行,中日关系恶化,2006年虽然有所改善,但从2010年的钓鱼岛冲突事件以后再次恶化。2014年时点的数值为-4.86,降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水平(注2)。当然,现在中日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与40年前大不一样,不能做简单比较,但是这个指数显示了中日关系恶化的严重性。与此相对照,2000年以后,中国与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都建立了良好关系,近年来与美国的关系也有所好转。
中日关系对经济的影响
中日关系虽然从2000年代前半期开始恶化,但由于经济纽带牢固,没有给经济带来太大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政冷经热"。然而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劳务费急剧上涨和经济发展减速等原因,从2010年以后,政治关系恶化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中日贸易增长停滞、直接投资减少,中日关系陷入了"政冷经冷"的状态。
在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的2012年9月,日本向中国出口同比下降了14.1%。Yang and Tang(2014)使用上述中日关系指标的逐月数据,分析了中日关系恶化给中国市场的日资企业汽车销售带来的影响。其结果使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得到了证实。Heilmann(2015)指出,由于抵制日货运动导致需求急速减少,2012年日本向中国的出口(大约减少2.69%)、特别是汽车类消费商品的出口(大约减少32.3%)出现了暂时骤减的现象。
中日关系恶化不仅对日本的贸易投资,而且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影响。陈·徐(2013)使用同一中日关系指标分析了中日关系紧张加剧带来的影响,试算的结果显示,与如果2010年的中日关系能够维持到2012年时的反事实假设(counter factual)相比,实际上2012年日本向中国的出口大约减少了368–379亿美元,中国向日本的出口也减少了313–318亿美元(注3)。此外还有研究指出,2000年代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加速了本土化,当地采购率和当地销售率都不断增加,因此与日本企业的交易一旦减少,就有可能通过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使中国当地企业也受到经济影响(伊藤,2012)。从上述定量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日关系给经济带来的影响非常大。
中日携手尽快缔结RCEP非常重要
2014年11月,时隔2年零5个月中日两国首脑在北京举行了会谈,习近平国家主席和安倍晋三首相实现首次会面,中日关系出现了改善的征兆。RIETI举办了特别研讨会,围绕中日关系课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讨论(注4)。今后为了改善中日关系,需要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付诸努力(Todo,2014)。当前虽然可以发展经济、文化、人员的交流,但政治、安全保障方面还很难推进全面发展。
为了深化中日经济,作为第一步应积极推动构建RCEP(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关于RCEP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有许多研究学者和政策专家指出,笔者在此想强调的是在2016年加速构建RCEP。去年10月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达成了大致协议,在中国国内也引起了热烈讨论。据笔者所知,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经验来看,以贸易自由化为杠杆促进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在内的中国国内结构改革,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这一认知已经成为共识,支持RCEP和TPP这种框架的中国研究学者和政策专家占大多数。本月4日将在新西兰举行TPP签字仪式,借TPP取得重大进展之机,迅速推动RCEP谈判可以取得较好成效。
在去年11月举行中日首脑会谈时,双方一致同意今年在日本尽快重启"中日高层经济对话"的部长级会议。如果得以实现,将成为时隔5年半的对话,应抓住这个机会推进经济产业领域的合作和RCEP相关协议。另外,今年还将在日本举行中日韩首脑会谈,如果能够在政治层面不断改善关系,RCEP和中日韩FTA的构建也会进一步加速,就可以期待包括经济关系在内的中日关系也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