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中国高铁——为全世界运送梦想

孟健军
客座研究员

从事故教训中再出发

  2013年10月底,笔者从北京前往杭州。由于北京到杭州的普通铁路线绕道上海,距离为1663公里,所以以往每次都是乘坐飞机。但是2013年7月1日连接南京至杭州的259公里高铁新线通车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

  早上8点30分,笔者乘坐时速超过300公里的"和谐号" 从北京南站出发,1个半小时后渡过黄河,3个半小时后又跨过了长江。下午1点37分,高速列车平安抵达杭州,全程运行1300公里,相当于东京到鹿儿岛的全部距离。虽然行使时间为5小时零7分钟,但体验到了迄今从未有过的舒适旅行。

  对于2011年7月23日发生的高铁追尾脱轨严重事故,人们应该至今记忆犹新。由于在温州近郊发生的这次事故,使得国内外对中国高铁的安全产生了疑虑,中国政府也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为此,中国政府决定降低高铁时速,并延缓了部分高铁建设计划。由于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事业对国内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该事故造成的影响很大,并且引起了对中国高铁前景的担忧。

  从2011年夏季到2012年初春,在高铁的建设和运营现场,接受了以往重视速度导致忽视安全的教训,采取了安全第一的方针。中国政府也在改善安全运行系统的基础上,低调重新开始了新型机车车辆研发、运行试验和新高铁路线的建设。

国内高速铁路网的形成——从经济圈内部建设转向连接各经济圈发展

  20世纪末,高铁时速能达到200公里以上就已经具有经济可行性,最高时速设定在270公里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就是这样的典型事例。

  笔者于2000年8月曾经就北京上海建设高速铁路向中央政府提出了论证建议,主要论点就是,北京至上海这样远距离的高速铁路线建设由于不具有规模效应,如果考虑当时时速只有200多公里的经济合理性的话,不如在3小时之内可以到达的经济圈内部建设高铁。2003年以后,上海开始了引进磁悬浮高铁的技术试验,而连接北京到天津的轮轨高铁也同时正式动工了。

  不曾想,中国的铁路建设以远远超出世界预想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2007年实现了时速250公里高铁技术的实用化,但是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业的北京天津高铁的运营时速就已经达到了350公里。2010年秋季,设计时速380公里、实际行驶时速350公里的CRH380型机车车辆实现了量产化。CRH380BL型在北京上海铁路线的实验速度已经达到了487公里。以此速度,除了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之外,从北京去全国所有省会都可以在8小时以内到达,连接各经济圈的国内高速铁路网终于成为了现实。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的信息,截至2013年底,国内高速铁路的运营总长为11028公里,占世界正在运营的高铁总长的50%左右,是日本的大约4倍,而正在建设的高铁总长达12000公里。中国全境已形成了"4横4纵"的主要干线,并且广阔的国内高速铁路网建设已经进入了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中心的新阶段。

自主技术的进步——创新优势与有利条件

  中国通过国内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提高了自主技术。而国内研发机关和铁路相关企业吸收国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技术进步。不仅稳步自主研制了高度安全的高速机车车辆和相关零部件,还在国产化过程中进行了综合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广泛的实验,又带来了新的技术进步。

  2012年12月1日通车的904公里长的哈尔滨大连铁路线,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铁试验线,该线设计时速达350公里以上,可耐严寒大雪。这条铁路线可以在零下40度气温下运行,自主研发的高速机车车辆、技术装备及基础设施等不仅能够应对复杂的气候条件,而且能够抗耐世界高铁史上前所未到的严酷环境,尤其是安装了保护高速铁轨、电源供应系统、信号系统不受冬季冰雪和超低温影响的设备。在12月1日至3月31日的冬季,为确保安全,实施冬季运行时间,时速限制为200公里。

  2014年6月4日,以今年底通车为目标,开始了兰州乌鲁木齐线的运行试验。连接甘肃兰州和新疆乌鲁木齐的这条铁路线,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最长的高速铁路,为了保护铁路不受戈壁沙漠的暴风侵害,沿线设置了长达500公里的防风墙和防风明洞,同时在海拔相当于富士山顶的3600米高处开凿了全长16公里的隧道。兰州乌鲁木齐高铁路线的通车将给新疆带来巨变,从兰州8小时、从西安10小时、从北京14小时、从广州和上海18小时就可到达乌鲁木齐,新疆将进入当天可抵达的经济活动范围里。

  国土辽阔的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拥有高铁创新的优势和有利条件,自主技术进步更有利于开展高铁的研发和制造。

新型制度设计——引进责任体制的地方分权

  2014年6月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了建设时速350公里的山东省济南青岛高铁路线。不过,这条高铁路线的建设不是由中央政府全额出资,而是由山东省负担80%的经费。

  这是自2013年8月开始铁路投资和融资改革以来,第一次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高铁,而且这条铁路的投资和融资,国内企业和民间资本的投资和购买股份将占20%,还为外国资本开设了20%左右的份额,以此积极吸引国际金融机构等参与投资。2014年8月7日,人民日报等中国国内媒体刊载了"济青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告"。与此同时,山东省境内长达3800公里的"3纵3横"城市间铁路交通网计划也获得批准,所有城市都能够以3小时路程连接,由此从根本上改变山东省内经济社会的基础结构。

  今后,中央政府将逐渐减少对高铁的投资,而在新设计的制度下,地方主导的对高铁的投资将大幅增加。中国在撤销铁道部和开展根治腐败运动的同时,正在使经济结构改革加速向对区域治理负责的地方分权体制转变。

高铁迎来新时代

  在中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建设国内高速铁路网已经成为环境友好型交通的核心。通过建设高速铁路网,使地区间的距离缩短,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城市本身都发生了变化。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未来国内高速铁路网将覆盖90%以上的国土,连接人口50万人以上的所有城市。

  2014年7月25日,在中国的技术合作下,连接土耳其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的533公里的高铁以250公里时速开始运营。2014年7月30日,泰国政府批准了于2021年完成连接中国和泰国的2条高铁的建设计划。2014年6月17日,中国总理和英国首相同意中国企业参与英国高铁。

  中国正在开启新的高铁时代。连接中国、俄罗斯、加拿大以及美国的高铁将是穿越全长200公里的白令海峡海底隧道,行驶13000公里以上的高铁建设"梦想"。而连接北京和伦敦的高铁将是满载悠久历史浪漫的新丝绸之路的"梦想",穿越沙漠地带的高速列车将把中亚、中东、俄罗斯和欧洲连接在一起,为这些地区运送稳定与发展。正在进行测试试验的兰州乌鲁木齐铁路将为这一设想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高铁正朝着"梦想"的时代稳步疾驶。

2014年10月16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