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经济结构

后藤康雄
RIETI高级研究员(兼职)

  由于遭受世界性金融危机,人们重新认识了金融的影响力。依靠金融实现了高经济增长的"金融立国"型的各国陷入了困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当然的事情。但目前的情况是,金融业的比重不一定高的各国也普遍受到了牵连。

既老又新的课题: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一个既老又新的研究课题。为了进一步明确问题,也可以换言之为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如果问两者关系哪个为主哪个为辅,恐怕大多数回答是实体经济为主。有实体经济才有金融,这一基本认识是广泛的共识。然而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单行线,反过来金融左右实体经济的现象也可以广泛地观察到。日本银行等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利率,就是以金融左右实体经济的机制为前提的。最近的金融危机也是金融影响实体经济这一因果关系的典型事例。

  不过,金融对实体经济具有决定性影响基本上是不言自明的,仅了解这一点还缺乏政策性含意。如果对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经济机制的"结构"不理解,就无法深入讨论应采取什么政策来应对。

  下面简单地进行一下显示这种经济结构的重要性的实证分析。具体来说,就是一边改进方法和指标,一边对利率与生产这一关系极为密切的变量在整体经济中相互产生什么影响进行验证。在出示验证结果之前,先解释一下略带技术性的问题。利率和生产作为非常明确的数值可以客观显示,但是包括利率和生产在内的经济状况却是个无法把握的概念。力图客观地把握经济状况这个模糊因素的尝试以前就有,特别是近年来在时序分析方法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的进步。在这里使用以詹姆斯·汉密尔顿(James Hamilton)的研究成果为开端的体制转换型经济状况概率判定模型(注1),来大致观察一下利率与经济状况的关系。

  关于使用的数据,利率采用实际短期利率(减除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生产采用工矿业生产指数。为了观察经济结构的变化,生产指数使用投资财物与消费财物两个指数。首先通过由这三个变量组成的两个体制转换型VAR模型(注2)来观察一下经济扩展局面的概率(见图1)。作为大致标准,概率在0.5以上时相当于经济扩展期,低于0.5时相当于衰退期。

图表1∶关于经济扩展的平滑化概率的推移
图表1∶关于经济扩展的平滑化概率的推移

利率作用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由于不是严格的实证分析,所以关于时间长短和变化程度请读者留出一定余地,回想一下过去经济状况的上升和下降,本分析基本上把握了大致的走向。但是在这里笔者想要确认的是, 看起来似乎存在这种(一个模型可以表示出的)稳定关系,然而实际上在背后起作用的机制可能正在发生很大变化,为此需要进行下一步分析。上面推算的是VAR模型,所以可以观察冲力反应,即对某个变量发生冲击的影响是否波及各个变量。例如,利率的冲击(也包括利率自身)对三个变量分别产生影响。而且在这里使用的是体制转换型模型,因此可以分别观察对经济扩展体制和经济衰退体制的冲力(注3)。

  三个变量×二个体制可以得出六种类型的冲力反应,为了观察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变量的反应方式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本分析将数据分为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分别进行了计算。作为令人深感兴趣的事例,在这里介绍一下经济衰退期的消费财物指数的反应。首先,在利率冲击(即利率上升)发生后不久,消费财物指数反而出现正面反应。这是无论什么时期的数据都可以观察到的、与投资财物指数不同的特征。进而与80年代相比,在90年代这种倾向更为明显。对于企业来说,利率上升原本是负面冲击,却出现正面反应,而且反应程度很高。

图表2∶消费财物生产指数对利率冲击的冲力反应(经济衰退期)
图表2∶消费财物生产指数对利率冲击的冲力反应(经济衰退期)

  这也许反映出我国也逐渐向内需型转变,个人消费的影响度增高。这也可以解释为,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出现利率升高的情况下,由于利率收入等增加,会暂时刺激个人消费。这样看来,在1980年-2000年这一较长时期里,我国的经济结构可能发生了超出我们想像的变化。

  以上是使用小规模模型进行的简单的实证,对于结果需要慎重对待。然而一旦对经济结构方面加深了理解,就一定可以得出各种各样的含意。笔者关注的是加深对这种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结构"的理解。90年代以后,人们从各种各样的视角对这个领域进行了充满活力的研究。本文强调了经济结构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起到的作用,但与此相反,金融对经济结构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也是重要的问题。在我国也需要立足于正确的方法和理论,使用多方面数据积累研究成果。

2009年5月12日
脚注
  • (注1)设想时序变量中存在有限的“扩展”和“衰退”时态,各个时态(称其为体制)依照不同的概率变动过程,推测表示该过程的参数。以此可以计算出过去各时间点属于什么时态的概率。此外,这个变动过程一般假设为马尔可夫(Markov)过程,因此多被称为马尔可夫转换模型。
  • (注2)设想经济扩展与衰退这两个体制的矢量自动回归(Vector Auto Regressive)模型。
  • (注3)除本文的分别观察各体制反应的方法外,还有把体制变化本身作为反应进行观察的方法。

2009年6月4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