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中小企业政策 以促进新陈代谢为中心

后藤康雄
高级研究员

  日本迄今为止不论在政策上还是在社会层面,都对"中小企业"抱有高度关心。中小企业部门的就业约占7成,创造的附加值约占将近一半,没有它的活跃,日本经济也难以得到强有力的增长。

◆◆◆

  首先,从宏观角度来看日本经济增长中的中小企业部门。从不同企业规模对劳动生产率变化的贡献度进行考察,可以观察到中小企业增长迟缓(参见图1)。如果加上业主的视点,以服务业为首的非制造业中小企业的低迷更为严重。

图1:对劳动生产率变化的贡献度
(对上一年度的年均)
图1:对劳动生产率变化的贡献度
(注)根据笔者著《中小企业的宏观业绩》中刊载的图表进行追加、加工制作

  其理由之一是跨越产业和企业规模的就业移动。1990年代以后,以制造业为主的大企业开始裁员,被裁员工的一部分被中小服务业等吸收。这造成在生产率计算上分母的扩大,结果致使中小部门的生产率下降。虽然中小企业作为"就业的吸收基地"发挥了作用,但计算上显示的是生产率下降。

  不过,如果分析一下生产率变化的原因,大企业维持了比裁员效果更高的生产率上升。但中小企业并不如此。因此企业规模间的差距不能只用就业移动来解释。

  也许会有人指出,从表面上看,各行业的情况对各企业规模的生产率上升产生了影响。但如果中小企业多的行业生产率下降,即便不是由于企业规模的原因,从统计上看,中小企业部门的生产率还是在下降。

  但实际情况是,从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或从分工更细的产业分类来看,可以观察到在各行业内,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生产率上升存在差距。也就是说不得不承认中小企业的生产上升率确实较低。

◆◆◆

  为什么日本的中小企业部门失去了原本的活力呢?至少国家并没有实施限制他们发展的政策。甚至可以说中小企业作为支援对象一直得到了积极的支援。

  作为经济学的一大命题,有"长期的保护政策降低竞争力"这一说法。特别是1990年代后半期以后,多次实施了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援政策。在这里笔者并不想否定它在应对危机时的意义,但是正因为大规模的长期政策对中小企业具有并强有力的支援效果,所以也很可能同时带来了逐渐丧失活力的副作用。

  挫伤中小企业部门活力的渠道有两个。一个是对新陈代谢的阻碍。以金融政策为首的中小企业支援的对象是已经存在的中小企业。其恩惠并不涉及到准备今后创业的创业家们。不仅如此,由于这种情况今后也不会改变,因此参与市场的潜在障碍可能加强。中小企业部门活力的重要来源在于有活力的参与者和生产率相对较低的退出者之间的交替带来的新陈代谢,但是其重要的作用很可能被削弱了。

  比如在制造业的整体统计(工业普查)里可以看到新陈代谢的停滞。主要发达国家在70年代以后,由于大量生产的减弱等使小规模企业的比重相对增加(Loveman Sengenberger 1991)。但只有日本的比重在下降。笔者经过分析发现,原因并不是小规模企业的退出增加,而是由于创业大幅减少造成的。

  另一个是中小企业经营的慎重化。虽然中小企业支援政策的主要支柱是筹措资金对策,但方针却与大企业的债务减免政策完全不同。虽然标榜的是改善"惜贷"和"回收贷款",但实际上是支援偿还债务政策。虽然避免了倒产,但长年以来不得不把收益用于偿还债务,因此出现了很多无法把资金投入发展事业的中小企业。

  图2显示了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资金过剩与短缺的状况下,减去负债与资产变化量之后资金流向的最终情况。从90年代中期开始,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从资金短缺转向过剩,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从短缺到剩余的摆幅较大、2010年以后的剩余幅度也较大。剩余资金是用于增加资产积累还是用于减少债务呢,中小企业当然选择后者。在宏观统计里可以明确看到中小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调整压力。

图2:资金短缺的情况(年平均)
图2:资金短缺的情况
(注)根据笔者著《中小企业的宏观业绩》中刊载的图表进行追加、加工制作

  从市场退出,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阵痛,但也是强制整理债务的一个转折点。相对于较早完成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大企业部门,中小部门的调整需要较长时间,通过技术革新等来提高生产的策略至今进展困难。

  站在每个企业经营者的立场来看,在严峻的商业环境中,支援政策的弊害等或许是次要的。但是,在某种意图下实施的政策给整体带来逆向效果、既"合成的错误",在经济世界里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得到支援政策解救的并非只有自己的公司。当事者无法直接感受到整个业界并无改变,其结果迫使相互之间陷入消耗战。

◆◆◆

  综上所述,今后的中小企业政策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考虑。第1,逐渐终止迄今为止受到优待的保护和支援政策。虽说大部分中小企业及国民尚未切实感受到经济复苏,但实际上可以说经济已经摆脱了"危机状态"。在支援下苟延残喘,但又看不到前景的企业顺利退出市场,是无法回避的课题。

  现实中的政策,比如中小企业金融顺畅化法于2013年3月末结束等,也开始向这样的方向转变。最近出现经济持续回升,从经济周期的观点来看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另一个方向是支援创业或支援创业后不久的年轻企业。中小企业政策不论是经历了以根本修改中小企业基本法(1999年)为象征的长期变化过程,还是近年具体实施的创业补贴等政策,都在加强这样的取向。今后这一趋势可能加速,并进一步完善创业环境及扩大创业前后对企业经营的支援。

  上述这些不是临时抱佛脚,,而应从大局来设计中小企业部门的应有方式。在讨论了大框架的基础上,金融视点起到决定性的重要作用。筹措资金是中小企业经营的命根子,它的变革可以大幅改变中小企业的情况。

  以往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从银行、信用金库、信用社等贷款,即间接金融。这样的体制通过发行股票等直接融资进行补充的余地很大。通过股票筹措资金,当事业失败时,不仅经营者的损失有限,而且容易转让企业,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

  不过,即便能有效使用资本市场,也不能说中小企业政策仅此就可,它还与地区金融的应有方式及企业税制等其他重要的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让中小企业部门真正活跃起来,以此提高日本经济的增长力,需要把中小企业政策纳入经济整体设计的"坚实"前景。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2015年7月2日《日本经济新闻》

2015年8月6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